Te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ouros (呵呵呵呵), 信区: Test
标 题: 结束语——写给我的处女作《英雄》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Dec 12 01:06:11 2004)
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虽然对我们的剧本很有信心,可能够在现场取得这样的轰动,还
是很高兴的。作为我的第一个剧本,我似乎应该为她写点什么,以为纪念。
一。成功。
1。演出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首先当然要谢谢那些兢兢业业的演员们、总负责人以及各个部
分的负责人(算下来似乎全班都出动了)。大家兄弟姐妹,不多说什么了:)
2。主题。客观的讲,作为两个风格相似又紧挨着的戏,《十面埋伏》中师兄师姐们的演技
从整体上说的确更高一筹,尤其是天虹jj,狂赞啊。所以,《英雄》最终能够胜出,我想
在相当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主题的升华。这个在tt上似乎已经有共识了,也不多说了。
3。作为一出荒诞剧,搞笑是必须的,不过采取何种形式,就需斟酌一二。我的想法是,一
出剧中,靠表演的夸张与通俗的台词来达到的搞笑效果,应该占到4、5成;那种通过台词
来暗示一些隐含的信息,需要观众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领会,然后发出会心的笑的部分,
应占到4成左右;另外1到2成,则应该是那种必须通过前后呼应才能发觉,最好同时又能对
主题有着冷幽默式的启发的效果。
在《英雄》中,我做了不少这方面的努力。第一种笑料就不多讲了,是最平常的手法。第
二种的设置我比较满意,比如“他的食指在上次栋梁杯赛上受伤,在我大秦医院就诊时被
截掉了!”,比如“万泉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就像你纯净的目光”,再比如“这人不想mm
,不想灌水,不想推研,他还是我大秦子民吗?”。至于第三种,虽然我也埋下了一些种
子,比如“出游西域”的首尾呼应,但是相对来说做的却并不好。这点下面再谈。
总的来说,就我自己的感觉,在笑料的设计上,《英雄》是成功的。
二。失败。
讲起成功来,总是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好说。本来嘛,成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讲
多了,就成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讲失败,可说的就多了。
1。缘起。
虽然从一开始,同学便都推荐我来写这个剧本(哎,怎么还是忍不住自夸了一下),可是
我本来并没有打算全权地接过这个任务。大三本来就忙,还要准备t考试,简直忙得焦头烂
额,怎么说也要对得起那1200块钱吧。其实,我们班的xdjm们也都差不多,一直拖到第十
周,还没有剧本的初稿。后来的剧本,是在一个网上down下的剧本的初稿上修改的,直到
现在,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是利是弊。原剧本基本上是一些无聊的搞笑手法,就是最平常
的那种网络作品。我忍不住手痒,终于接过了剧本,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共经过了三次
大改,无数次小改,还加上大家的群体智慧,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像样的版本。最终稿早已
面目全非,几乎没有一句是原来down下的了。但是,原剧本的痕迹毕竟还留下了一些,给
最终的主题升华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2。主题。
主题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如果大家看完剧目后,并不觉得这个主题
很生硬,那就完全成功了——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我所追求的,已经都在剧目开始时大屏幕上打得那段话上说明了。“荒诞与真实之
间”,就是这次创作的全部目的。在这方面,我非常欣赏《暗恋桃花源》那样的剧本。本
身充斥着数不尽的笑料,却在你欣赏完全剧之后,突然发现几乎没有一处是纯粹为了搞笑
而搞笑的。你在笑老陶、笑老板、笑导演,最终却突然发现,你的笑声,其实竟都充满了
辛酸与无奈。欣赏剧目时,笑声始终陪伴着你;而欣赏完毕,这出戏最终留给你的,却是
无尽的思考。
我非常希望,《英雄》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对于初次尝试剧本的我,却实在有些狂
妄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在结尾嵌上了一个“年轻”的主题,虽然我自己也很清楚,这样
的主题,纯粹是为了升华而升华,是最低等的点题方式。一审时,评委就委婉地指出了这
一点,而我也绞尽脑汁想将主题过渡的尽量自然一些。然而,原剧本的痕迹在这时却成了
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似乎怎么也无法让整出戏都融为一个整体。我想过将主题换为“宽
容”(怎么想起了仙剑二的主题宽恕?不爽),可最终也没有忍心换下“年轻”这个主题
,因为它离我们实在太近了。
在第三次改动中,我基本上是就是在主题的串线上下文章。于是,开始时秦王多了几句话
,中间长空多了几句话,秦王与残剑的那次会面完全重新写过,而后面四个人的“方桌会
议”更是新加上去的部分(其实,那个段子中三人的问题我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代表
现在大学生的三种典型心态。我的追求是,看完戏之后再来看剧本,如果你发现有些东西
你其实原先并没有看懂,那就达到目的了,呵呵)。总之,就是尽量使这个主题能够贯穿
始末。最终的剧本稿,的确不是那么突兀了。仔细地分析的话,结尾还会相当的自然。可
是,我也清楚,谁会在一个搞笑的剧目中注意前面串进的主题?既然这样,其实结尾还是
突兀的……无奈!
说到底,我最终也还是没能摆脱原始剧本留下的痕迹,怎么也没能将整个剧本融为一个整
体。
三。前路。
虽然剧本留下了不少的遗憾,但我很清楚,没有遗憾是不可能的。不管怎么说,这第一个
剧本还是成功了,至少从结果来说。最后想说的是,其实排戏还是很有意思的,大学之后
,本来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排戏就成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中间花絮不断,更给我的
t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据说大四会轻松很多,那时,我想用自己的全力完全原创一个剧本
,算是对自己大学阶段的纪念吧。如果到时候真的能实现,还望大家继续支持。the end。
--
※ 来源:·BBS 听涛站 http://tingtao.net·[FROM: 219.224.148.6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