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M_gradu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uwoo (auwoo), 信区: CECM_graduation       
标  题: 跌宕起伏推研路--我的推研历程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Wed Oct 12 11:13:07 2005), 转信

有点长,因为我的经历实在是大悲大喜,一波三折

    喜欢建筑学,热爱建筑史,推研也许是最后一次转向目标的机会。
    我和东南联系得比较早。东南大学在外面名气也许没有同济大,但建筑历史学科
却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我很早就开始在网上查东南的主页,选择导师,五月
份就给导师--陈薇发了email。(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早,我想发信在放假之间就可以
了)选择这个导师一是她的方向和我兴趣比较符合,而且她曾在清华作访问学者一年
,再则觉得女老师比较亲切。陈薇很快回了信。表示欢迎,看过我的情况和成绩后表
示录取的可能有80%。
    暑假里我和她预约后就跑去南京跟她聊了聊,带去了我的一些论文和设计、美术
作品,她当时对我比较满意,说同意录取。当时她在信里提到了她们学校的要求:1
.原则上是在班上排名前5-10;英语通过六级;2.有接收导师学校申请。
    我当时对第一点并不是太在意,给东南招生办打电话,他们什么都不回答,说一
切按公布的文件办。而公布的文件中,也没有看到对名次的要求,只是泛泛提了一句
"优秀"。
    按时间顺序在这里应该插入交叉的事,为了完整起见最后再谈。
    我把手续办齐后给东南招生办寄去,同时寄了一份自己的作品集,给导师寄了申
请材料的复印件,但没寄作品集(那一份集子要花二十多块钱)。 
    但这时陈薇给我的回信口气就变了,说名额有限,而很多高校,包括同济、北大
均有条件很好的材料寄去,报名比往年都多。
    紧接着,就接到东南招生办的电话:名次不在前10%,拒了。
    这天已经是9月30号,我当时都有点蒙了。家里也说准备英语出国算了(家里其
实一直比较反对我读建筑史,即使现在,也告诫我作好吃苦和受穷的准备)。感谢我
的同学们都在安慰,鼓励我,帮我想办法。最后找了叶老师,叶老师打了一个电话给
东南招生办负责老师,那边马上改口了;我又打电话给我导师,她叫我把直接把作品
集再寄一份给她。拿到学院里和老师们讨论。
    我这时对东南已经不敢再抱希望了。文君提醒我可以联系同济的顾明老师。姚震
宇提供给我顾老师的联系方式。我当晚就给顾老师打了电话,应顾老师要求把个人简
介发邮件过去,顾老师很快就回了信,表示同意接收,通知我13号面试,而且十一假
期一结束就寄来初步接收函。
    10月8号我刚把同济的材料办齐寄出,就接到了陈薇的电话,通知我10号上午考
试。快速设计。时间so紧迫,我没做过快速设计,好在建筑系几位好友给我速成了一
下,手忙脚乱地上了当晚的火车。
    火车上接到通知第二天支教面试,心情很不好。我是很想去支教的,即使不是为
了推清华也想去支教。
    10号考得还顺利,上午快设,下午面试。快设我也算是正常发挥吧,面试感觉还
不错,似乎老师们很满意,而且最关键的是,我没有看到同济和北大的学生。导师在
我考试时正在北京出差,我当时最大的担心是重复王软的命运。
    考完试坐复习了一晚结力,第二天早上的火车到了上海。上午给陈薇打电话,得
知录取了,大欣慰,给顾老师打电话说明情况,连夜火车回北京。

    再说一下交叉的情况。我本来没有做交叉建筑系的打算。一是觉得困难,二是没
有找到研究方向和我相对的导师。开学前偶遇建筑历史专业一位研究生,才了解到还
有一位导师--建筑历史所所长--研究的是我喜欢的中建史(他的材料在建筑系主页上
找不到),而且据说读历史的人不多,可能不太困难。
    于是立刻查这位老师的资料,给他打电话。很快和他约了面谈一次,谈的时间很
短,只是介绍了我的情况。他的回复是只要我能得到建筑系的名额他可以带我(一般
建筑系交叉的学生没有老师愿意带),但是名额很少,这我也知道。
    面试时交叉的不多,只有7个,外推的来了25个。我开始以为只是我们7个交叉的
在竞争,外校的另有名额。所以面试以后比较有信心。当时老师们对我似乎比较满意
,而且据我建筑系的同学说,老师们还对在我后面面试的学生表扬我(因为我选修了
十多门建筑系的课)。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打击。32个人里只录了一个,外校的(好像
是北大的)。我给导师打电话,他说,"今年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各校来的都是年级
第一,我们也想要一个好的。"

   总结几句,给准备外推的师弟师妹们
1.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而且最后是说话有分量的导师。
2.而且材料尽量早寄。以今年的情况看,很多高校公布的deadline都是行不通的,卡
着它走是要误事的。
3.一切皆有可能:煮熟的鸭子飞了的可能;打破规矩的可能,惊喜的可能。
4.多做准备,但不是一定去的话,千万别把话说死。
5.诚恳。尤其是对想转系的情况,我联系的几位建筑学的老师都说兴趣和热情是最
重要的。
        
--
想去一个烂一点的学校 
学一个喜欢的专业 
过一种有自尊的生活


※ 修改:·auwoo 于 Oct 12 11:53:56 修改本文·[FROM:    59.66.147.22]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47.2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