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yt (钝剑~~幸福的所在),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共产党员:党员和好同学有什么区别?(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4月01日23:25:4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em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amos 所发表 】

共产党员

/gong chan dang yuan/ 名词

大一我到清华报到的时候,觉得所带的一切有两样是最重要的,一是清华大学入学通知
书,一是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介绍信。这是两种身份的象征。前者意味着可以接受高水平
的整体教育,而后者意味着什么,却不甚清楚。后来才知道,原来作为党员有如此多事
情需要思考,有如此多事情要去做。


要思考的事情包括如何做好一名学生党员。第一次组织生活的时候,辅导员告诉我们,
好学生和好党员是有区别的。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好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呢?辅导
员没有给出很明确的答案,似乎要我们自己思考。现在觉得这个问题是一张试纸,在不
同的阶段去回答这个问题,把答案串起来,色彩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脉络。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觉得作为党员,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工作能力是第一位
的。好党员就要能干活,理所当然应该做班干部。因为在班干部上发挥的作用肯定比不
在班干部上的要大。


怀着这种带有机械色彩的动机,我大一当班里的生活委员,作了一些事情,例如运动会
上给全校运动员提供免费茶水,排了一个班级的生日表,有同学生日的时候提醒他们互
相祝福,除此之外就是发发补助。总之都是很琐碎的事情。驱使自己做这些事情的真正
原因,一方面是看到自己对集体的关爱使这个集体日益融洽时的自豪感,另一方面是对
别人提供帮助后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大四的时候我们上建筑安全
课,老师介绍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
尊重、自我实现等等几个层次。我觉得当时这种需求是一种类似于社交、尊重这个层次
上的需求。所以虽然说做干部与其说是为了多做贡献,不如说是自己的情感上的需要,
是一种服务他人后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除了觉得好党员的标准是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以外,我一直都觉得党员的一个很核心的本
质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对于共产主义,我一直只有很模糊的认识,觉得无非是政治课
本上的那几句话,什么物质和精神产品极大丰富啦,什么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啦,只能
背诵,无法理解。大一的时候写思想小结,我写道自己还没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因为
觉得它的实现过程我并不认同,觉得这样一个东西仿如空中楼阁。


因为总是不相信共产主义,就对自己的党员身份不能认同。虽然在同学眼中我行为正直
,热心助人,是个挺好的党员,但是因为在共产主义信仰这个关键的问题上,觉得自己
是不合格的党员,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很根本的否定,所以有时候不免难受。


为了学习并接受马列主义理论,找到一条证实共产主义能够成立的理论途径,我加入了
求是协会。求是协会里面有一批对传统的马列主义理论造诣相当高的同学,当时崇拜得
很,心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有这个水平呢。一开始我对求是协会十分崇拜,觉得里面的人
都很有理想,眼光向下,十分关心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现状。不过有一点让我不太舒
服:协会有尊毛抑邓的倾向,对现实颇为不满,对政府不甚信任。在协会里面,我参加
了一些讨论,和一些集体学习,但是总是觉得不能融入这个氛围,觉得自己就不是一个
能接受很思辨的东西的人。到了大四上学期时候,觉得这个组织日益的偏"左"(不知道
是不是只是我偏右),到了我不能接受的地步,于是就脱离了协会。


另一方面,自己也买了一些书看。大一时总爱到北大的周末书市去淘书,买了不少科普
性质的理论书籍,像人大的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自
学手册》。买回来以后看了一些,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疑问。


大一寒假参加了业余党校,大一下学期开始当党课小组组长,这些都促使我进行了一段
理论学习,把一些基本篇目看了一遍,例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论共
产党员的修养》、《矛盾论》、《实践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等。看完后觉
得自己的理论水平的确有了提高,对马列主义的理论框架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当时想大
学四年里面要认真地把马列主义学好。但是随着后来到系团委工作,日常时间多被工作
和学习占去,对理论学习也就逐渐放松。


其实现在细细想来,放松理论学习并非因为工作和学习忙,而是因为内心始终把理论学
习作为一个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从而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手段,实质上不是内
心的情感所驱动,而且效果始终不是很好,觉得学不深入和透彻。这样也就逐渐失去了
理论学习的动力。


虽然理论学习方面我做得并不好,但是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我自认为做得还是很不错。
很注意社会公德和自己的公众形象,平时事事顾及别人的感受。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
是,有一天熄灯以后,一个同学和我说,从我们这些党员身上看到了共产党未来的希望
。当下几乎要倒地说"我可担当不起"。我对自己的评价只是一个不甚合格的党员,为何
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仔细想想,觉得是因为社会上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以至很多
人对党员丧失信心。同学在大学里面看到像我这些还算比较遵守公德,作风正派的党员
就觉得很难得。由此看出,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不仅仅是党员个人素质的内在要求,而
且是关乎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的要求。


从后来我的一些经历和思考来总结,对党员群体进行教育,有很多方面,例如理论修养
、信仰的培养等等,其中我觉得道德教育最为基础。一方面,道德是党员行为的最基本
的要求,如果连基本道德都没做好,空谈共产主义又有何用。另一方面,道德是党员修
养的普遍归宿点。作为一个群体,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党员都能有多高的觉悟(虽然这是
一个最高理想),我们只能希望这个群体普遍能树立基本的诚信,注重社会公德,顾及
他人的利益,积极工作积极做人。而且道德教育在党员教育中往往是最好实施和控制的
,因为道德素养直接表现于日常行为,而且容易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规范相接轨,所有党
员容易接受。


我的看法并不是并不需要进行共产主义信仰和理论教育,只是说,共产主义教育和理论
教育方面我们往往只能提供一个面上的环境,这个教育能进行得多深入,实质上要看党
员个人的努力和多方面的因素,而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供一个面上的环境,而且可以持
久有效的抓下去。


从大二开始,社会工作占据了我大学生活的一大部分。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思考的问题
越来越少。可能得到了一些东西,也可能失去一些东西,但是似乎现在还不能看清楚,
我得到的和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
       诗一首 
我是Amos      家住青年公寓20宿舍6单元201
如果要我help  电5595奉上真诚相助加微笑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