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tz★准备答辩了),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sh(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5月26日12:53:50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发信人: amos (呵呵), 信区: Career
标 题: sh
发信站: 江枫渔火 (Mon May 21 02:10:15 2001), 转信
团委里面的人多数来自江浙和东北,Syyt就是江苏人。此外来自江浙一带的
还有sh,shtwo,如果加上经常冒充上海人的amos那就更加可观了。东北一派已
经日渐式微,原来还有rainson,shenyueJJ,虽然都是大牛。
团委里面来自北京的好像不多,九字班以上的就wolf一个人。所以wolf经常
郁闷。试想一下团委开会过后,wolf郁闷的回到宿舍,和大家说:“呜呜,
他们都说上海话”。那幅景象够凄惨的了。不过如果没了wolf,土木团委也
不成为土木团委了。
说到江浙一派,除了老大syyt以外,不能不说一下sh。在入学不久的一个秋
日的午后,我遇到了sh。在我的记忆中,每个人的第一眼都会在我的脑海里
面被赋上特殊的光线。而sh的第一眼是在主楼的九楼,破破的教室里面坐着
我们这群新生,很拥挤,很吵。阳光穿透 页拘闭战 来。Sh就静静的,微笑
这,站在讲台上,穿着黑色的裙子。
因为以前没有回忆这个第一眼的需要,现在当我回忆起这一场景的时候,突
然间觉得很诡异。因为主楼九楼的那个教室根本就是朝北的,不会有秋日午
后的阳光。而且我不可能真的记住了sh当时的衣着。
Sh是和qqtao一起,来帮新生排练129大合唱的。因为qqtao在新生面前总板着
脸,而sh总是挂着笑容,所以我们暗地里把他们叫做“板板和笑笑”。在排
练的间隙中,sh居然放起了boys to men的合唱。那个时候我正在听maylast
的那盘boys to men磁带,所以觉得特别亲切。三个月后我听着同一盘磁带,
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去见我想见的人。后来发生了一些事,从此以后我再也
不听boys to men。
Sh能够在排练的时候放boys to men ,我一直觉得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知道了sh来自上海。后来还知道sh是华师大一附中的
,顿时觉得亲切,因为我是二附中的。怎么着都是半个校友,所以共同语言
也不少。但是总是觉得sh不像上海姑娘。首先就是想问题比较大,不会想我
记忆中的上海姑娘一样,小气,爱虚荣。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学农,
临离开农场的时候我们得写感谢信,于是我从农场的宿舍里面拿了一支毛笔
,给我们的女班长写。写完后要上车了,她知道毛笔是农场的,就说“得了
,我要了,这只毛笔不错。”我印象中很多上海的姑娘都是这样,贪小便宜
,没有大局观,只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小家庭。而sh不会这样。Sh懂得从更
高的角度更冷静的去看问题。
此外一点就是衣着。看的出来sh对打扮没有太大的兴趣。这和一般床上总放
着几本《上海服饰》,《how》这些时尚杂志的上海女孩子很不一样。
而且我逐渐发觉sh思考问题的内容和角度往往很“男性化”。冷静,稳重,
逻辑性强于感情性。喜欢用图形来表达逻辑关系。
凡此种种,让我逐渐忘记了sh是一个上海人。或者说,越来越把sh当作上海
人的特例。
--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