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yt (钝剑Θ壁立千仞),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合集] 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水木)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Feb  8 21:49:35 2004), 站内

☆─────────────────────────────────────☆
   GreatWind (Sid) 于  (2002年06月15日23:11:19 星期六)  提到:

再完美的理论算法也不如经验有说服力。
似乎结构工程和老毛正好唱反调,强调“经验主义”啊

【 在 giantman (建特脑白金捷安特)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pinesliu (雪鼠), 信区: FEA
: 标  题: 【转帖】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n 15 18:38:20 2002)
: 本文由北京大学王海兰、孙树立摘译自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 Structural Engineers World Conference, SEWC'98,
: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July 19-23, 1998
: 刊载于《力学与实践》, 1999, 21(5): 11-14.
:  
: 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
:          ——一个清楚而现实的危险
: .................(以下省略)


☆─────────────────────────────────────☆
   fqchen (无欲则刚) 于  (2002年06月15日23:54:22 星期六)  提到:


【 在 GreatWind (S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完美的理论算法也不如经验有说服力。
: 似乎结构工程和老毛正好唱反调,强调“经验主义”啊

只能说是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多东西还不是现在的理论可以完全解决的,
所以,所以还需要很多经验的东西。


: 【 在 giantman (建特脑白金捷安特)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信人: pinesliu (雪鼠), 信区: FEA
: : 标  题: 【转帖】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
: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n 15 18:38:20 2002)
: : 本文由北京大学王海兰、孙树立摘译自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 : Structural Engineers World Conference, SEWC'98,
: :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July 19-23, 1998
: : 刊载于《力学与实践》, 1999, 21(5): 11-14.
: .................(以下省略)



☆─────────────────────────────────────☆
   GreatWind (Sid) 于  (2002年06月16日00:01:49 星期天)  提到:

工程中的东西永远不能被理论完全解决,绝对的真理啊,呵呵。

【 在 fqchen (无欲则刚)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GreatWind (Si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再完美的理论算法也不如经验有说服力。
: : 似乎结构工程和老毛正好唱反调,强调“经验主义”啊
: 只能说是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多东西还不是现在的理论可以完全解决的,
: 所以,所以还需要很多经验的东西。
: : .................(以下省略)


☆─────────────────────────────────────☆
   realyujun (老佛爷||回眸一笑百媚生) 于  (2002年06月16日00:30:11 星期天)  提到:

只能说理论还不完善吧

【 在 GreatWind (S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中的东西永远不能被理论完全解决,绝对的真理啊,呵呵。
: 【 在 fqchen (无欲则刚)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只能说是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多东西还不是现在的理论可以完全解决的,
: : 所以,所以还需要很多经验的东西。




☆─────────────────────────────────────☆
   bcat (咔咔) 于  (2002年06月16日00:33:49 星期天)  提到:

很多工程中的东西
包括施工管理中的东西已经有成熟的理论了
这句话太绝对了


【 在 GreatWind (S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中的东西永远不能被理论完全解决,绝对的真理啊,呵呵。
: 【 在 fqchen (无欲则刚)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只能说是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多东西还不是现在的理论可以完全解决的,
: : 所以,所以还需要很多经验的东西。




☆─────────────────────────────────────☆
   yahooboy (准备飞了 ) 于  (2002年06月16日07:24:30 星期天)  提到:

理论运用到实际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 在 bcat (咔咔)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工程中的东西
: 包括施工管理中的东西已经有成熟的理论了
: 这句话太绝对了
: 【 在 GreatWind (Si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工程中的东西永远不能被理论完全解决,绝对的真理啊,呵呵。


☆─────────────────────────────────────☆
   Aug (如风·天天看球的颓废) 于  (2002年06月16日07:49:51 星期天)  提到:

  但现在往往理论不能运用到实际是从业人员素质低
  这个低不是计算机把他们纵容的,而是本来就低,现在是
希望通过计算机使他们的素质提高提高而已

  别说太绝对总是好的。。。。

【 在 yahooboy (准备飞了 )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运用到实际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 【 在 bcat (咔咔)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很多工程中的东西
: : 包括施工管理中的东西已经有成熟的理论了
: : 这句话太绝对了




☆─────────────────────────────────────☆
   ansys (FEA----误差分析) 于  (2002年06月16日09:34:39 星期天)  提到:

我记得我老板说过一个笑话,说80年代初,清华学生考试都是用计算尺
而留学生都是用计算器。后来清华学生也要用计算器,力学系的老师不
同意,告到学校说计算器影响思维。sigh。

我还记起一个笑话。说是我国19世纪末江南某地方的人联合抵制机器磨
面,说是机器磨的面人笑话不了,吃多少拉多少。:)

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计算机绝对是发展的趋势。而且计算机不是束缚
了思维,而是大大开拓了思维。这里很多参加过结构大赛的应该都有这
种经历。桥型的选择,设计,是我们来定,而计算全部都交给求解器。
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增加了选择范围。

计算机绝对是发展方向。让那些该死的查规范套公式的活计全由计算机
这个傻瓜来完成,我们只要关心概念设计就可以了。

【 在 giantman (建特脑白金捷安特)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pinesliu (雪鼠), 信区: FEA
: 标  题: 【转帖】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n 15 18:38:20 2002)
: 本文由北京大学王海兰、孙树立摘译自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 Structural Engineers World Conference, SEWC'98,
: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July 19-23, 1998
: 刊载于《力学与实践》, 1999, 21(5): 11-14.
:  
: 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
:          ——一个清楚而现实的危险
: .................(以下省略)



☆─────────────────────────────────────☆
   yuannie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于  (2002年06月16日10:03:26 星期天)  提到:

我觉得这儿有两个问题事十分重要的:
1.理论和实际到底有多远
现在的各种规范一般都采用可靠度或者分项系数的方法来进行设计
这些都是经验的东西。还有各种构造措施,这也是经验的。这些复
杂东东想用一个或多个完整的理论或程序来解决恐怕很难。
2.理论和程序也有个地域性的问题
特别对地下结构来说,由于土层条件的不同,所以很多设计软件都是
只能适应于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之内的。要穷尽所有的不同条件,找到
完全适合本地的设计软件或理论不依靠经验几乎事不可能的,单纯依
考虑了经验因素的设计软件也未必完全奏效!

【 在 giantman (建特脑白金捷安特)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pinesliu (雪鼠), 信区: FEA
: 标  题: 【转帖】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n 15 18:38:20 2002)
: 本文由北京大学王海兰、孙树立摘译自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 Structural Engineers World Conference, SEWC'98,
: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July 19-23, 1998
: 刊载于《力学与实践》, 1999, 21(5): 11-14.
:  
: 结构工程师对计算机的滥用
:          ——一个清楚而现实的危险
: .................(以下省略)


☆─────────────────────────────────────☆
   su (雨落忘川~~告别昨日的太阳) 于  (2002年06月16日11:54:58 星期天)  提到:




【 在 ansys (FEA----误差分析)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我老板说过一个笑话,说80年代初,清华学生考试都是用计算尺
: 而留学生都是用计算器。后来清华学生也要用计算器,力学系的老师不
: 同意,告到学校说计算器影响思维。sigh。
      这位老师的说法虽然有些过激,但是他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想他所考虑的是过于依赖计算对培养直觉和力学的感觉不利

: 我还记起一个笑话。说是我国19世纪末江南某地方的人联合抵制机器磨
: 面,说是机器磨的面人笑话不了,吃多少拉多少。:)
: 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计算机绝对是发展的趋势。而且计算机不是束缚
: 了思维,而是大大开拓了思维。这里很多参加过结构大赛的应该都有这
: 种经历。桥型的选择,设计,是我们来定,而计算全部都交给求解器。
: 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增加了选择范围。
  用计算机确实可以提高效率
  但是我觉得要时时用自己的直觉和定性分析来分析计算机的计算结果
  结构大赛设计桥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做定性分析想不明白杆件受力情况
  于是就用结力求解器来算,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给我一种黑盒子的感
  觉,所以我还是努力用直觉去“感觉”这个结果的合理性,并进行定性
  分析。

  总得来说,这个问题我这么理解:人的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经过
  积累,显意识抽象成理论,这个理论模型的计算工作可以让计算机去做
  以提高效率。但是理论模型的不完整和人为失误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或
  者错误,这个是计算机不懂识别的。这时候人的潜意识(直觉)和显意
  识中的定性分析、模糊分析就很重要了。我想这篇文章是提醒大家不要
  过于依赖计算工作。


: 计算机绝对是发展方向。让那些该死的查规范套公式的活计全由计算机
: .................(以下省略)



☆─────────────────────────────────────☆
   ansys (FEA----误差分析) 于  (2002年06月16日12:39:25 星期天)  提到:

从这个角度说还是有道理的

【 在 su (雨落忘川~~告别昨日的太阳)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ansys (FEA----误差分析)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记得我老板说过一个笑话,说80年代初,清华学生考试都是用计算尺
: : 而留学生都是用计算器。后来清华学生也要用计算器,力学系的老师不
: : 同意,告到学校说计算器影响思维。sigh。
:       这位老师的说法虽然有些过激,但是他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       我想他所考虑的是过于依赖计算对培养直觉和力学的感觉不利
: : 我还记起一个笑话。说是我国19世纪末江南某地方的人联合抵制机器磨
: : 面,说是机器磨的面人笑话不了,吃多少拉多少。:)
: : 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计算机绝对是发展的趋势。而且计算机不是束缚
: : 了思维,而是大大开拓了思维。这里很多参加过结构大赛的应该都有这
: .................(以下省略)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