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tz★亲密飘忽),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1月09日01:17:5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蔡 伟

  在学生评教中,我们发现,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满意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
。有一位教师,其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总是处在年级前茅,个人也常有研究文章见报,
但学生评教满意率却很少能达到平均值,为此我们曾开过一个小型学生座谈会。学生反
映,对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他太过严肃,少有笑脸,与学生
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
度。换言之,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师生关系紧张,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亲和
力。

  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从心
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
亲和力的高低常常取决于他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来不爱笑,有的人从小不爱亲近人
,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等等。但亲和力又与“亲和动机”密
切相关,亲和动机强,例如迫切需要得到学生的友谊,得到他们的支持合作的教师,其
亲和力就高;亲和动机弱,例如无视学生的存在,或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自己的
权力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等等,亲和力就一定很低。从这个角度看,亲和力又是与一个
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
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
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视甚高,不顾
学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最高,
课讲得最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
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
,只有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
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亲和力的理论是多元智
能,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聪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费心血去培养的
教师,才能始终微笑地面对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亲和力的目标是
个性发展,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因而能够理解学生的兴趣爱
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在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

  因此,21世纪的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练好教学基本功,还要注意
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信赖、敬佩、
爱戴的良师益友。(原载《中国教育报》)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