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bort (未来的未来),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思凡”:相声化和祭典化的先锋戏剧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16 00:57:46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 原文由 abort 所发表 】





  年初,有名的戏剧导演孟京辉编辑出版了一本《先锋戏剧档案》,
之所以不冠以“中国”二字是因为这书收的只是在北京排演的戏剧,
而且大多是和孟京辉有关的。据说此书在大陆卖得很好,还上了国内
三联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由此看来,前卫的﹑实验的戏剧在大
陆观众中的被接受面越来越广阔了,这和其他前卫艺术(像诗歌﹑实
验音乐)所受到的冷遇很不一样,到底为什麽会这样的呢?

  我看完这本《先锋戏剧档案》,得到了很有趣的答案。

  孟京辉这本书设计很特别,是模仿大陆的公文档案袋形式的,还
盖了公章和贴了封条. 内容也真的像档案一样,无所不包:从剧本﹑
导演说明﹑场刊到照片(演出的和孟京辉生日会的)﹑申请﹑门票﹑
漫画直至孟京辉写给上级的检讨书,一书看下去,五花八门的,煞是
热闹——就像他们的戏剧风格。从此书的包装和内裡所收的一些宣传
策略文件来看,孟京辉是很有商业头脑的,这跟许多埋头实验的艺术
家不同,也许这是他成功的首要本钱吧。

  但一部戏要吸引观众,光靠宣传包装是不成的,最终还是得看你
的剧本和演出。

  这本书收了八个剧本,总体看来呈现了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大量
的调侃﹑笑料﹑拼贴深深满足了“後现代观众”的娱乐欲望,一些玄
虚的现代主义残余又满足了他们的贵族意识和“艺术”情结. 其中一
个剧本的名字——《思凡》,恰好形容了这种现象,先锋戏剧家不满
象牙塔裡的寂寞,於是就思念凡间的华丽和掌声了。

  先锋戏剧世俗化的途径,在这裡以两个貌似相反的方法完成:相
声化和祭典化。

  我之所以说“相声化”而不说“喜剧化”是因为这类戏剧的笑料
大多是短促暂时的,不像一部精彩的喜剧会留给人回味和反思。空洞
的笑声後面什麽也没有,更谈不上像贝克特的荒诞笑声背後的沉重﹑
並以此沉重触及存在的幕布了。《思凡》一剧就是这种相声化的体现,
故事取自明剧《思凡。双下山》,本已是一部通俗喜剧,孟京辉的调
度方式(插入大量呼应主角的自由演员)和插科打诨令它的浅薄搅笑
性更为突出,在故事中段又硬生生拼贴上两段十日谈的故事,三者的
不和谐使三者的原意都受到削弱。《思凡》在改编後没有在原有的
“被束缚者追求自由爱情”上增加什麽现代的含义,只显得像是一部
无聊惹笑的小品,就像国内大受欢迎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剧,或是欢
乐今宵的八卦遊戏而已。

  祭典化是当代艺术存在的普遍倾向,像许多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
一样,许多戏剧也以打破界限﹑观众参与为名来进行媚俗,但现在更
深化的方式是:利用观众的心理定势来营造祭典气氛,令观众在满足
情感需要之余还产生昇华的错觉. 戏剧的起源本来就是宗教祭典,在
实验上回归源头也本无不妥,但当这种形式上的学习变成了控制观众
(像巫师控制信徒)的策略,就未免太功利了。祭典化和相声化其实
殊途同归:都为了吸引﹑附就观众。

  本书所收最合此表现的有《我爱×××》和《保尔。柯察金》,
前者的剧本纯粹是一首受“民间”诗人于坚影响的长篇口号诗,伴随
着孟京辉罗列出他的“我爱什麽”﹑“我爱什麽”,演员们作出相应
的夸张动作,而随着两者的越演越烈,观众的投入就越大,因为这些
口号指向的都是公共的经验。後者也许不应受苛责,在整本书裡,这
算得是很优秀的剧本(但看过演出的朋友说演砸了)。故事取自文革
时影响甚广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的是共产党员保尔。
柯察金的觉悟和成为英雄的过程,其实此戏也所含的功利目的也是诉
求於观众的文革情结和英雄崇拜,因此它必须调动大量祭典化的表演
和祷告式念白来感染观众。

  但这部戏好在成功的学习了古希腊戏剧的表现形式(像歌队﹑拟
人化的大自然等),而且没有过度使用,使全剧的概念化陈旧气氛
(伪现实主义原着的关係)得到了很好的疏离. 不过,为孟京辉带来
盛名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改编演出的确是非常成功,
原着达里奥. 福的意大利民间喜剧话语完美地转变成了北京民间语境
中的自由表述,政治隐喻和道德承担也实在﹑真诚地带出,全无彆扭
和造作。但最近收到它要在大陆和意大利重演的宣传单张时我吓了一
跳:它在大陆的票价高达二百人民币,这和剧本中宣扬“达里奥. 福
为人民演戏﹑为人民说话”的理念多不同啊,国内普通劳动人民有多
少花得这个钱来看你这个戏呢?

  这是题外话了,但不失为对原本立足地下﹑立足民间的中国先锋
艺术的一个讽刺,当然,包括香港的。

--
                                    
匆匆太匆匆,
几度夕阳红。
心有千千结,
窗外翦翦风。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8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