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bort (未来的未来),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孟京辉访谈/宁财神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Dec 16 01:00:20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 原文由 abort 所发表 】
  孟京辉,当下最火的话剧导演。在谈到90年代的中国戏剧时,我们是绕不过孟
京辉的。他是实验的、先锋的、革命的,具有爆炸性和颠覆性的。
  孟导此次来沪,是为即将在上海演出的两出实验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
外死亡、坏话一条街)做宣传。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我踩着小碎步踉踉跄跄跑近
孟导,开始套瓷。

宁:孟导,这是我第二次见你,上回见您还是《恋爱中的犀牛》的创作讨论会上。
这回又见着您,倍儿兴奋。这回您怎么没把《恋爱中的犀牛》和《盗版浮士德》拿
过来啊?我觉得那两部戏似乎更能适应上海观众的口味。
孟:这回我们主要是过来交流的,想看一下,我们的戏剧形式能不能突破地域概念
。一个无政府那个戏,它本身的风格比较强烈,也有一定的批判性,所以首先就考
虑的那个。再说,恋爱中的犀牛那个戏,它的运作方式很复杂,要是拿到上海来,
操作上非常麻烦。

宁:前一阵儿,您拍的盗版浮士德,有说特好的,有说您拍瞎了的。您自己怎么看

孟:这个吧,一部戏你首先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接受,我觉得即使是不受欢迎,也能
算是一种鞭策。好话不能多听,它毁人。

宁:媒体上对这个浮士德主要的意见就是它没有以前那么革命了,形式感没有以前
那么强了,我记得您以前说过,搞话剧,里面最重要的都是一个能量,要把能量爆
发出来,您这个新戏好象在能量方面明显削弱了。
孟:这个首先,你不能要求我现在排的戏与以往的戏完全不一样。你就比如人家说
恋爱中的犀牛没有无政府那个好看,没有那么狂暴那么批判,这是对的,毕竟两部
戏你要表达的东西不一样。我个人就最喜欢无政府那个戏。

宁:我看您的第一出戏是思凡,那时候就被搁挺了,当时我就琢磨说,怎么能把莎
士比亚跟中国民间的故事放在一块儿弄,还有就是无政府里面,让演员们改编茶馆
里面的对白,这些都是非常戏剧化的包袱。可是到后期,这就变成一个套路了,你
比如拍手、歌唱和搞笑,每部戏里面必有,您自己是怎么看待这种形式感上的重复
与改变呢?
孟:你说的这个吧,跟我自己的能力和教育背景有关系,还有不同的编剧和创作班
子,他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我的资源,而这些资源通过我的组合和引导
,最后呈现到舞台上,它必然就会有我自己的风格,你比如刚才说的搞笑,诗意,
还有一些爆炸性的东西,这些东西融合的好了,会有一种特殊的质感。我觉得目前
来说,我的戏剧里面的形式还不是足够强,这在后面我会考虑加以改进。

宁:是在新戏里尝试么?下一部您打算拍什么?
孟:本子挺多的,不太好选。要是拍,其实现在就可以重新拍哈母雷特,我为这个
戏想过不少东西,布景、对白什么的,如果需要,我甚至还可能在舞台上玩空中飞
人,但显然这些并不够,我们现在需要的新东西已经不仅仅限于这些形式表面的变
化,我们还是需要更爆炸的东西。

宁:就象您以前说的那个偷、抢、杀人、放火?
孟:恩,那个是我的一种创作姿态。偷招、抢先、让剧场里面杀机四伏、让革命的
火种蔓延。实验话剧必须是革命的,它必须得有叛逆性的一面。

宁:王朔老师前面说到过这个青年文化必须有叛逆性的问题。和您这个是一个意思
。另外我还想问一下,您合作到现在,有什么比较好的拍档么?比如郭涛、廖一梅
和张广天什么的。
孟:每部戏都会有新的朋友和合作伙伴,老的朋友大部分也都在。过了磨合期,我
们在共同创作一些东西。你有好点子,你拿出来,他有就他拿,然后我来组合。这
次跟张广天那个合作就比较好,盗版浮士德里面,音乐部分是个重头。我很满意那
个。

宁:这回您还打算在无政府里面亲自唱歌么?上回是怎么想的?
孟:这里面完全是因为对达里奥佛的尊敬,我想,我自己上台时,能把能量直接有
效、完完全全地抛到舞台上,给观众,事实证明,这是对的。我在那个戏里面,不
单纯是个导演,我亲自参与了演出,象达里奥佛那样,他不单纯是个导演,他也演
戏他也写本子。我上去唱歌,使这部本身就是以纪念导演为主的戏,更有说服力。


宁:郭涛在您的戏里面是鲜活的,他有诗人气质,可是我看他在死无葬身之地里面
,他是死的,话都说不利索,这里面有个不同导演不善于引导的原因么?
孟:郭涛是个好演员,他自己懂得琢磨,我一般就是把戏给他说清楚,然后他总能
有自己的东西。同时他也敬业,我想你觉得他没活起来,大概是那个剧本身的需要
吧。

宁:您有什么特喜欢的导演么?
孟:费里尼,还有达里奥佛什么的,挺多的。

宁: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目前成功的?这会对您以后的创作产生压力么?
孟:不会,它只会带来动力。是这样,以前,也就是三年前,演思凡的时候,看孟
京辉的戏那是品位高的一种象征,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乌泱乌泱跑过来看的都是赶
时髦,这就有点危险,因为这使你觉得很繁荣,而其实它是虚假繁荣,它这种情况
容易让你不思进取,而当一个知识份子或者艺术家一旦不思进取了、不革命了,他
就完了。还有就是,现在媒体说我好的多,我希望听批评,中肯的批评能使我进步


宁:他们已经在骂您没突破了。
孟:这种突破你得分是怎么说,人家也说王朔老重复自己,我们不怕重复,从美学
和社会学的角度上看,有的重复是必要的,是观众需要你去重复,我们怕的是重复
了之后没有发展,我们一边需要保持好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要开创新的东西,这也
是实验话剧能够健康成长的一个前提条件。

宁:可现在不是每个人都能混好的,你象那个唐璜,票房就惨败。
孟:那个导演是我们这儿的。他这个,还有个是否负责的问题,有操作上的问题,
他这方面想的不多。

宁:我还记得过士行曾经抱怨过您没拍好他的那个本子,那个坏话一条街。
孟:恩,我在部分情节的处理上跟他有冲突。这倒没什么,不可能每个作者都对改
编后的作品满意。(“好象过士行对林兆华就比较满意”)那个嘛,不管怎么说,
我不可能走林兆华他们那条路,没有突破,对我来说就是死亡。我要那么做,就真
瞎米了。

宁:您现在的票房号召力惊人,一部比一部火。我们很难把这种商业成功和实验话
剧联系起来。另外我也觉得,那帮自称实验话剧的人,一直在弄一些坚涩难懂的语
言和表现,就象中戏那个窒息,简直就是语无伦次,到后面几场,你就基本上听不
出台词了,还有高行健后期的一些戏,也有这种倾向,要是都这样,还不如搞行为
艺术来得直接。而您的戏有时候倒象是小品和诗歌朗诵会的结合体,而且把这两种
形式融合得比较好,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呲完笑完过完场,深重的东西还能平滑
地抛出来,留些思考空间给观众。这是否也是您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孟:实验戏剧原本是边缘的,但现在它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市场,这只能证明它们
不行,而且从我个人来讲也越来越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一个戏必须得有观众才能
实现价值,戏剧是现场交流的艺术形式,它跟书不一样,有的作家死了好多年才能
被人发现价值。但戏剧不行,现场非常重要,你要给观众的东西必须得在当时完成
,因此你的戏必须让观众看懂。
……
  跟孟导聊了半个多小时,话题纷杂,收获多多,可我实在是来不及记了,今天
就先弄到这儿吧。余下的部分,我们会在他四月底来沪演出时继续。

  孟京辉艺术简历:
  1965年出生。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
  1987年 ▲主演法国剧作家尤金 尤奈斯库的名剧【犀牛】(蛙实验剧团演出)

  1988年 ▲主演瑞士作家拉谬的音乐戏剧【士兵的故事】(蛙实验剧团演出)

  1990年 ▲导演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名剧【送菜升降机】(中央戏剧学院
演出)。
      ▲ 导演环境戏剧【深夜动物园】(中央戏剧学院演出)。
      ▲ 在中央戏剧学院发起组织实验戏剧集体,举办"实验戏剧十五天"演
出季。
      ▲ 导演法国剧作家尤金尤奈斯库的名剧【秃头歌女】(中央戏剧学院
演出)。
      ▲ 导演法国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名剧【等待戈多】(中央戏剧学院
演出)。
      ▲ 创立"穿帮剧团"。编导话剧【思凡 双下山】(穿帮剧团演出)。

  1993年 ▲编剧、导演话剧【思凡】(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此剧参加93'中国
小剧场戏剧展演暨国际研讨会,获"优秀导演奖"。)
      ▲ 应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的邀请,率【等待戈多】剧组赴柏林、新勃
兰登堡等地,参加"中国前卫艺术节"演出。
      ▲ 制作、导演法国剧作家让日奈的名剧【阳台】(中央实验 话剧院
演出)。
      ▲ 1994年 ▲参加第一届"布鲁塞尔国际戏剧节"驻节计划。
      ▲ 率【思凡】剧组赴日本参加Tiny Alice戏剧节、松本戏剧节、PAW
国际戏剧节。
      ▲ 编剧、导演、制作实验戏剧【我爱XXX】(北京时事文化咨询公
司、穿帮剧团演出。
      ▲ 与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合作,根据德国剧作家乔治毕希纳的作品改编
并导演【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克】(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
      ▲ 应日本Tiny Alice戏剧节邀请赴日本演出【温床】(穿帮剧团演出
)。
  1996年 ▲赴香港导演莎士比亚戏剧【第十二夜】(香港沙田话剧团演出)。

      ▲ 应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剧团邀请,赴香港导演根据哥伦比亚小说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名著【百年孤独】创意的戏剧【百年孤寂之第八年--万岁万岁万
万岁】(进念二十面体演出)。
      ▲ 制作、导演根据鲁迅先生传世之作【阿Q正传】改编的话剧【阿Q同
志】(中央实验话剧院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联合制作)。
  1997年 ▲导演音乐戏剧【爱情蚂蚁】(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演出)。
  1998年 ▲导演话剧【坏话一条街】(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
      ▲ 导演意大利剧作家达里奥福的名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
  1999年 ▲导演小剧场戏剧【恋爱的犀牛】(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
 





--
                                    
匆匆太匆匆,
几度夕阳红。
心有千千结,
窗外翦翦风。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5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