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ds (COLOURS OF THE WIND),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结构大赛中过多作品失效的可能原因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08:53:1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在这次结构大赛决赛中,
很遗憾的,前20组的作品都没有通过15kg小车。
这里有一个数据:第四届比赛所用材料和本届一致,跨度100cm
(过老师在决赛现场所说80cm,应该有误),
承受运动荷载,两端简支桥梁,运动荷载为定重15公斤的小车。
承载力第一名重量169.46g。(以上材料来自http://www.civil.edu.cn/sdc/)
我的印象中该届比赛前20名作品不少重量在200g以内,而且
约一半通过决赛。
本届比赛与第四届比赛的差别仅仅在于加入中间支座,
这次进入决赛的20组作品重量从120g-270g,参照第四届作品的
情况,应该说还是合理的。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桥都发生破坏,
部分老师、同学对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有几点:

1.支座偏转的问题。在比赛之后对支座以及放置
加载仪器的桌子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偏转。

2.小车行走偏转的问题。赛后检查时发现
加载小车车轴不稳,在地面行走时明显
偏离桥的轴线,行走一米大概偏转3-5cm(目测)
(加载时有桥面板对小车行走路线进行约束,
但桥面板横向刚度很小,约束效果甚微)
就是说小车到达彼岸之后可能大部分重量都加
在一侧的结构上。参赛作品中,上承结构宽度为12cm左右,
下承结构宽度为8-12cm左右,3cm就可以引起70-85%的重量
加载在一侧的结构上,这还没有考虑动载引起的其他效应。
而在选手的计算中,一侧结构只
承受50%的重量,(考虑到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一般也
一侧结构的强度不超过15kg小车的80%)由于实际荷载过大,强度不够
而发生破坏。另外,不少作品没有足够构件控制整体失稳,
偏心加载引起严重的p-delta效应,加剧了结构的破坏。
实际加载中,超过50%的结构是小车将到达
彼岸发生破坏,而且都是在靠近显示屏幕的一侧发生破坏,
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请现场加载的同学验证。

关于偏心加载的一个补充:
第六届比赛采取的是偏心加载,偏心2cm,由于参赛作品
设计中考虑了偏心问题,而且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控制,
决赛中一半参赛作品能顺利通过,而且重量和第五届比赛
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两届比赛其他条件相同,差异仅在与
第六届为偏心加载)只要在设计中适当考虑偏心问题,
而且有足够的稳定控制,可能不会发生决赛中前20组全军覆没的现象。

关于小车的说明:小车是在第四届比赛时就开始使用,
到本届比赛已经使用了整整四年。赛前仪器负责老师发现
小车车轴有所松动,用结构用胶进行固定。经历了趣味组以及
专业组预赛之后,结构用胶可能已经失去作用。有同学反映
趣味组比赛中结构也多从一侧破坏。

3.湿度比较大,影响结构强度。湿度对乳胶强度有一定影响,
但是应该不能导致所有参赛作品都不通过。

4.现在所用的材料比四年前所用材料承载能力差。
  从材性试验结果来看,两届比赛材料因无明显差别。

从以上各种原因来说,小车车轴的偏转可能是多数桥没有通过
的首因,这个要请组委会的同学加以验证。
--
※ 修改:·ads 於 10月22日09:37:43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