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ntasy (风),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桥断了,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15:04:1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在 Soda (开窗)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很多议论加载仪器的问题的,是的,加载仪器是原因之一:
: 但应该说不是最主要的吧,如果你的桥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 认真经过可靠度分析的话,桥要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对于鱼腹这样的结构形式来说
小车的偏心力绝对是首要原因
这种结构形式在抵抗侧向失稳上有着先天的不足
我看过很多的鱼腹
在决赛前为了提高抵抗侧向失稳的能力
都做了大幅度的加强
但是即使这样做了,小车向一侧的偏心力仍然足以使整个鱼腹完全失效

: 可是,今年结构大赛的风气却变了,变得让不可思议,
: 很少有人去认真地算,那种科学探讨的精神找不到了,
: 相反,大家都在议论特等奖是多少钱,又有谁谁谁的结构轻了
: 要想拿奖还要轻几克,还有减掉几根杆?
: 一切都是盲目的,一切都是奔着大奖而不做认真分析的。

我想多少多少钱这样的话可能我也说的比较多了
但是真的就是为了钱么?
8字班的都是本科最后一次参加比赛了
不断的减少质量是为了什么?也许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反正我是为了不断的挑战极限,为了创造出好的成绩(不是指名次)
为了让我们最轻的桥比以往的成绩都要好,让结构大赛有一个向前发展的趋势
大家都知道第四届的冠军是169克
我做出的第一个样品是180克
而最后的成品是130克
应该说那个桥已经将纸张的性能发挥到了极限
虽然因为支座没有处理好而失败了,可是我觉得一点都不后悔
如果说我真的自己拿着那个180克的东东上去过了30斤
我觉得我对不起自己
对自己一点点的提高都没有
我想参加结构大赛的乐趣和意义之一也就在于互相之间的竞争和对自己的不断超越了
如果大家都很保守的做出极重的桥
像某些课程一样只求通过
那参加和举办这个结构大赛还有什么意义


: 今年的答辩没有进行,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一场闹剧,
: 在比赛前当天,还有好多组的计算书没有完成,
: 一座算都没有算过,完全拍脑袋出来的桥,过的几率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 我还记得我刚进大一的时候,看高年纪的师兄师姐答辩,
: 那厚厚的计算书,对我而言简直就是天书一般,我用崇敬的心情仰视它,
: 现在我们自己也有能力去认真算算了,可是我们却放弃了,
: 反而用大一时的直觉指导自己怎么做了,不知道算不算一种退化。
: 桥塌了,汗颜的同时也该想想,一切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才好  

计算是少不了的。
但是纸和桐木这两种材料的性能差异如此之大
我可以很轻松的算出木桁架的受力
但是对于纸张的薄膜结构和鱼腹结构请问我们现在有谁会算? 

既然不会算就要做实验
据我所知有很多同学都做过不少相关的实验
就我来说,样品桥就做了三个
一个接一个的压坏
然后改进
如果还要说这也是拍拍脑袋就出来的桥的话
那我也无言以对
因为我确实不会用有限元来计算

可惜的是我们只重视了大的结构方面
只考虑采了如何防止长细比大的杆件失稳的问题
而忽视了一些最细小的方面
从预赛第四名的桥来看,其实已经基本通过了的桥
在最后的端头处折掉了
不禁又让我想起了大一的时候所发生的同样的一幕
那座桥是在大家的掌声中倒下去的
因为所有的人都觉得已经通过了
真是遗憾,三年后我们还是没有吸取这个经验教训
犯了同样的错误
吃了一堑后还要接着吃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长大?


--
微风来处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