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cat (冰心明月~一心一意),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有关昨天晚上的一些杂感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16:43:5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昨天晚上我真的是经历了从所未有的事情
首先看着20座桥全部倒下
然后在台上呆呆的不知道说什么
确实
我是从第四届结构设计大赛开始参加的
组织工作就参与了三届
这样的情况确实没有见过
看了前面的一些文章
有很多分析
多数参赛选手把愿意归结为加载仪器
我没有参加今年比赛
但由于工作的需要
我看了每一组桥
说老实话
可能大家做很着急
很多桥看上去是很糙得
包括进入决赛现场的20座桥
我在上面很仔细的看着每一座桥
有很多桥的节点和端部做的相当粗糙
而有很多座桥梁破坏就在这里
很多参赛选手的作品是显然没有经过计算的
在很多时候
有人问我计算书怎么写
那时已经经过了预赛
当时我做桥的时候
不但没有学过ansys
连结力求解器都没有
可是我知道去做实验试
我的桥的主梁都是通过实验确定下尺寸和截面形式的
可是今年的的桥有很多是主梁破坏
如果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又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有关计算的问题
我想还是很必要的
像昨天有很多鱼腹梁在端部受剪破坏了
可是这个梁的抗剪并不是很难计算的啊
估算只能是估算
就像有选手说小车会走歪
有人可以说出由于轨道的限制
这样小车会产生多少侧力么?
一味的归结于仪器的问题
是不是对自己责任的逃避呢
又是一种估计
可是结构允许你估计多少
你又能估计准么?
有关昨天主持的事情
我想我表现很差
一方面可能自己不适合做这些事情
另外一方面
昨天的情况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昨天秦老师的话本身有问题
他的概念也是不清晰的
林同炎先生设计的一座著名的概念斜拉桥就是斜的塔
而且哪个桥塔不受压力的
我不是说不接受秦老师的批评
我只是想说昨天其他三个主持人
wolf,Soda,shtwo都表现的非常好
而我不论在对作品结构形式的分析
还是破坏形式的分析上都有问题
应变能力也不好
虽然年级最高
可是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平来
看来还是学习不够扎实
对什么是工程理解不深
最后
作为一个对结构大赛怀着深厚感情的老生
感谢wolf,Soda,shtwo三位同学
你们和我在最前面
也感谢其他工作人员
你们在后面可是更辛苦
--
陪你在路上满心欢喜 不是为了风景美丽 是为了你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