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yt (钝剑~~幸福的所在),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关于命题和整体结构的选择】(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16:26:0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wr 所发表 】
在出现今年的意外之后,恐怕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讨论这届命题和结构的
选择。恐怕更多的人更希望看到的是意外出现的原因,甚至是更喜欢看大骂这几届
同学无能或者痛定思痛之类的文章。但我觉得,这时候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命题和
结构更有意义,所以我还是把这部分放到了最前边。
这次大赛命题和以往的不同在于提供三个能承担向上发现力的支座。在比赛中,
进入预赛前5名的桥全部采用了用一根撑杆把结构分成两个简支梁的思路。这看起来
虽然有模仿上几届的嫌疑,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命题中的三个支座都仅仅只能
提供向上方向的作用力,当车行驶到左边部分时,右边的支座不可能提供向上的作用
力,也就是说右边的支座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作用,所以这时候的情况实际上就
相当一个跨度很小的简支结构。同样,当车行驶到桥的右边时,左边的支座不可能
提供向上的力,同样相当一个跨度较大的简支结构。
因此,我认为用一根撑杆把结构分成两个简支梁结构是非常合理甚至可以说似最
合理的,预算中进入决赛的桥的前几名采用的都只这种结构并非偶然。同时我认为斜
拉等结构都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预赛中很多质量很大的斜拉桥都垮踏了可以证明这
一点。
--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