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r (微 & 软),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桥断了,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18:45:3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在 Soda (开窗)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桥断了,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
: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13:41:0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看到很多议论加载仪器的问题的,是的,加载仪器是原因之一,
: 但应该说不是最主要的吧,如果你的桥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 认真经过可靠度分析的话,桥要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个原因的确有,而且很难抵抗,除非做桥之前就知道,我们在抗扭和
抗剪方面也做了很多构造措施。

: 可是,今年结构大赛的风气却变了,变得让不可思议,
: 很少有人去认真地算,那种科学探讨的精神找不到了,
: 相反,大家都在议论特等奖是多少钱,又有谁谁谁的结构轻了
: 要想拿奖还要轻几克,还有减掉几根杆?
: 一切都是盲目的,一切都是奔着大奖而不做认真分析的。
    至少我见到的选手都不是这样的

: 今年的答辩没有进行,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一场闹剧,
: 在比赛前当天,还有好多组的计算书没有完成,
    那天su在计算书上花了很多功夫,虽然知道如果不过的花计算书恐怕根本没人看
: 一座算都没有算过,完全拍脑袋出来的桥,过的几率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计算可能的确少了一点,但不等于拍脑袋

: 我还记得我刚进大一的时候,看高年纪的师兄师姐答辩,
: 那厚厚的计算书,对我而言简直就是天书一般,我用崇敬的心情仰视它,
    我一直以为,深奥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
: 现在我们自己也有能力去认真算算了,可是我们却放弃了,
    有能力算的部分我们的确已经算了
: 反而用大一时的直觉指导自己怎么做了,不知道算不算一种退化。
    说时候,如果没有试验,关靠算的话谁也算不出来
    比如我们采用的鱼腹,纸的抗拉强度到底有多大都算不出来的
    绝对不是简单的截面积大小的问题

: 桥塌了,汗颜的同时也该想想,一切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才好
: --
:  ╰☆╮telnet 166.111.162.99 82(端口号82) 注册成为正式用户可享受听涛穿梭的服务
:      ╰☆╮ 从现在起,ftp://166.111.162.99又恢复正常了。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