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ugly (Waiting for Magic),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作为一个旁观者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21:29:4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因为我这次推研至今“终身”未定,所以没有心思作桥,
错过了最后一次参加结构大赛的机会。
wr&su和我是一个寝室的,听说昨天结构大赛全军覆没的
消息确实很替他们感到失望(不光是错过了一顿bg^_^)
大家对于昨晚决赛的得失都说的很多了,但是我认为,
这是一个很好的让大家冷静下来为“结构大赛”的将来考
虑一下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的结构大赛,支撑和材料以及加载虽然都有所变
化,但是总的目的都是一个,用一个尽量轻的结构通过一
个特定的荷载。
在这样的题目要求下,选手要做的必然是在满足承载力的
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结构的质量,实际上也是尽可能的
降低结构的安全度。以前很多获奖的桥,在比赛通过了之
后,就已经报销了,可以说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
至。
这一届的选手们也不例外。尽量的减重,是赛制要求本身
的必然结果。并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利益驱动”的问
题。但是,根据不少选手的反应,加载仪器出了一些问题,
这样一来,本来安全系数有1.1-1.2的桥,就变成了0.8-0.9。
所以我认为,昨天令人失望的比赛,问题不在于选手,每
年的选手水平都是差别不大的(至少不至于这么大),而且
确实有不少的选手下了大功夫来作桥。
问题也不再于题目所选用的材料和支撑方式。无论出怎样的
难题,都是会有人解出来的。而且,答案绝对不是300多克。
问题在于目前的比赛形式和评分标准。
一个好的结构,“重量”仅仅是评价标准之一,其实还有
很多。
比方说,耐久性,现在的很多桥都是一次性的,虽然
在重量上是取胜了,但是耐久性方面完全被忽略了。
还有经济性。有一个桥梁游戏,游戏里有各种各样的杆件,
不同的杆件性能不同,价格也不一样,要想赢得游戏,必需
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完成桥梁,通过指定荷载。
还有单位重量的承载力,有些桥如果做得稍微沉一点的话,
承载力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找到这样一个最佳的挈合点,
我认为结构大赛同样是有意义的。
以上我提到的标准只是一些方面,大家可以尽量的补充。
所有的这些评价标准都不应当单一的使用,而应当采用多种
标准综合评价的方法。因为做工程不是跑百米,影响因素是
多种多样的,评价体系也不应当是单一的,至少应当有两个
或者更多。
(现在的赛制就不然,只有“重量”一个评判标准,成者王,
拜者寇,没有任何的余地。)
当然评价标准单一、明确有其好处,就是客观性强。即使
出现昨天的情况,失败者也只能接受现实。如果引入多项评价
就不那么好作出一个评判。
所以我的设想是:
确定诸如“重量”,“经济性”,“单位承载力”等等指标的
加权系数,建立一个综合的评判体系。然后引入标准分的机制,
对每一座桥给予评分。
奖项设置上,设综合奖,以及各个单项奖。“最佳制作”以及
“最佳造型”之类的奖项继续保留(当然,这些只能作为低一档
的奖项,毕竟,我们不是手工匠,也不是建筑师)
我想,在这样的一个赛制下,选手各方面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
发挥,不会全部钻进“降低安全度”这么一条狭窄的胡同。这样
工程的真正意义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当然,相信也就不会出
现昨天晚上的一幕了。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