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ndoe (亲亲我的宝贝),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关于大家的分析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3日09:55:5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你们的这种结构形式我最欣赏的
但是你的分析有些问题

它们的破坏主要是压弯作用下失稳,你说的支座附近,正是有刚度变化较大的地方


【 在 fantasy (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关于大家的分析
: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2日22:12:3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 一些桥(例如那个上承的两个三角形的结构)就是在支座处截面高度太低
: : 导致压应力区应力水平太高,在强度和稳定性共同作用下发生破坏。
: :(我慎言剪切破坏,因为没有看到具体的破坏后情况)


: 我仔细的观察过自己和jief的这两座上承式桥的支座破坏形式
: 应该不是剪切破坏
: 而是受弯破坏
: 这两座桥三角拱的压杆长细比极大,是所有模型中最大的
: jief那个是14.6mm宽的纸带卷成长达410mm长的压杆
: 我自己那个是13.5mm宽的纸卷成405mm长的压杆
: 内径均为5.2mm
: 另外还有三个样品桥,纸带的宽度分别为22.0mm,19.7mm,16.7mm,长为410mm
: 如此大长细比的杆件,在几十斤的压力之下应该是极容易失稳的
: 但是由于杆件是粘贴在整张纸上面的
: 形成了一个整体
: 在竖向上杆件和蒙纸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类似于鱼腹的结构
: 可以抵抗足够高的弯矩
: 不会失稳
抵抗高弯矩和失稳没有直接联系,
那根梁受压是最主要的
我觉得你们的桥如果没有小车的问题是应该能过的!不用太自责





: 我们在设计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以及这种结构无主梁和零挠度
: 实际的加载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 jief的桥在即将通过时支座破坏
: 而在此之前非常平稳的通过,基本上没有什么挠度


: 问题就出在支座处,因为这个区域蒙纸的高度极小
: 导致杆件得不到足够的加强
: 不能继续抵抗局部的弯矩
: 虽然这个时候弯折处离支座上部只有1.5-3厘米
: 也就是说力臂只有1.3-2.6厘米
: (我们的桥杆件角度大约为30度,支座提供的水平力较小,忽略,只考虑竖向的力)
: 但是力实际上接近130/2=65牛(小车尚未达到尽头)
: 两者的乘积达到84.5-169牛.厘米
: 下部的纸片对杆件有横向的拉力,但是距离破坏点的距离极小,约为0.3-0.4厘米
: 水平向拉力为129.8N
: 两者的乘积仅为38.94-51.92牛.厘米
: 故纸片对压杆产生的弯矩不足以抵消支座竖向力产生的弯矩
: 大约还有45.56-117.08牛.厘米的弯矩需要杆件本身来承担
: 这样大的弯矩光靠没有得到蒙纸加强的压杆显然是不能承受的
: 而在中间我们认为危险而一再加强的区域
: 实际上由于两者的弯矩正负相抵,杆件是轴心受压的,
: 同时由于得到蒙纸的加强,在竖向上不会失稳,在横向上我们做了强度很大的拉带,
: 将高度减少为一半,失稳的可能性也极小
: 至于剪力,我们做过试验
: 在纯剪的条件下,我们的压杆是不会破坏的
: 所以我们这种形式的桥
: 在支座处应该是受弯破坏

: 我觉得这次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教训
: 在设计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保证压杆不失稳上
: 而忽略了另外一个不容易发现的危险
: 在预赛现场,就有高人提醒我们整个结构是安全的,但是支座附近存在一定的问题
: 而我们都只是草草的稍微对支座进行了一点加强
: 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个部位受力已经不再是纯压状态
: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认真的想过
: 还在对其他我们主观认为危险的地方加固
: 反映出我们对于问题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
: 所以看起来距离完全通过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 其实
: 我们差的绝不只是那么一点点...



: : 我聊到的同学计算过支座抗剪的也不多。
: : 就说下次吧,大家还是可以算得再多一点,
: : 虽然以研究生的学识,要完全算清楚一个桥的受力也是很困难的。
: : 即使5字班重生,也未必能在车子大偏心的情况下成功,
: : 大家不要“用昨天要求今天”了。    

: --
: 微风来处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