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rcher (射手),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是否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结构大赛的初衷呢?...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3日14:15:4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在 su (雨落忘川~~告别昨日的太阳)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让我想起一件对我触动很大的事情。
:     2000年的第三届创业大赛,我负责大赛的内联工作,负责创业
: 团队的联络、组队、培训和一些评审的事情。那时候我参加社会工
: 作不久,我当时最投入的和追求的是把一次次的活动办得漂亮。
:     当时组织了十几场组队沙龙、培训讲座、创业酒会,搞得轰轰
: 烈烈。这期间我也接触了很多很优秀的人——参加大赛的很多同学
: 都是清华里边的牛人。
:     当时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也很得意。但是复赛中发生的一件事
: 情促使我对大赛进行反思。
:     比赛中有一个很优秀的团队,主要成员都是即将毕业的博士生,
: 他们手头有很好的项目,而且是踏踏实实搞创业的。他们单在商业计
: 划上就花了很多很多的功夫,甚至把计划书拿到麦肯锡做了修改。
:     但是这个团队复赛成绩很差,从后来评委对商业计划的建议看,
: 评委根本就没搞清楚他们的项目是怎么回事!基本上是外行再看内行。
: 而他们的商业计划即使以麦肯锡的挑剔,也给了很高的评价!
:     这件事让那个团队很失望,甚至是很愤慨——不是因为失败,而
: 是因为评审机制的缺陷,他们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
:     我开始反思这些事情,现在学校里活动很多,越办越大,越办越
: 漂亮——以创业大赛为例,每年从3月份持续到10月份,各方面投入了
: 巨大的人力物力,单第三届大赛的赞助就达100万。100万!这是什么
: 概念?对于财大气粗的企业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学生组织
: 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     但是回头看看,投入那么多钱、那么多人,我们的活动是不是收
: 到了应有的回报?这些投入对我们的同学作用有多大?以比赛类活动
: 而言,在评审机制(有些还涉及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
: 些投入的值不值,需要好好想想。
:     我曾经主持过一个校内科技活动的调研,结果显示,除了创业大
: 赛和挑战杯外,结构设计大赛是校内影响力最大的赛事——比之机械
                ~~~~~~~~~~~~~~~~~~~~~~~~~~~~~~~~~~~~~~~~~~~~~~
: 设计大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我们有很大的
  ~~~~~~~~~~~~~~~~~~~~~~~~~~~~~~~~~~~~~~~~~~~~~~
  目前我绝对不相信结构设计大赛能与这些赛事相比

: 优势也是如此,内部组织和命题也比它们要成熟些。
:     但是结构大赛怎么继续发展,怎样更好得服务于同学,可能需要
: 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来好好想想。
:     我从结构大赛中获益很多,衷心希望大赛越办越好。
: 【 在 wong (用心聆听)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 【 原文由 ansys 所发表 】
: : 我们的结构大赛,主要目的到底是为了给同学们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
: : 还是为土木系做宣传出风头呢?
: : 赛后很多组委都说过,说小车的问题早就发现了,那么在距离决赛的
: : 最后阶段,组委们主要关心的是小车的情况呢?还是赛场组织,赛事
: : 宣传等“外围”问题呢?
: : 我觉得,包括我个人,当年在参加结构大赛组织的时候,都曾经犯过
: : 类似的问题,就是总是希望把比赛搞大,噱头搞靓,却往往忽视了我
: : 们大赛的初衷。这是我们结构大赛一个很需要注意的问题。
: : .................(以下省略)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