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da (开窗),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学生分会活动记要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0月29日21:45:2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学生分会会议记录
活动的内容为:我们忽略了什么--关于结构大赛的讨论
具体如下:
1. 对本次结构大赛专业组命题的剖析,对制作材料的分析;
2. 本次比赛加载仪器误差带来的影响
3. 进决赛那么多组桥梁失败的原因分析,只要失效形式;
4. 本次比赛可以采用的桥梁形式,各有什么利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5. 结构大赛的初衷以及对以后结构大赛的展望

会议由冯鹏主持。
会议流程:

1. 介绍第八届结构大赛的命题思路。
本届大赛的命题小组由4人组成,他们是冯鹏、王鹏翊、周栋梁、戴继锋
命题考虑了一下几个问题:

a. 是否做桥?
想过其他形式,作突破性的改进,但并不成熟。

b. 采用什么材料
用和前几届桐木不同的材料,希望能通过材料的改革,给结构大赛带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纸的抗拉性能好,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重大,现在的很多结构,比如索膜等等,都是利用了材料的抗拉特性。

c. 支座的设置
在中间加了一个宽100mm的槽形支座。两边的跨度相当于减小到250mm和650mm。支座采用槽形,可局部提供水平力,寄期望与结构形式的多样性,比如说可以做从中间支座伸臂,向两边挑出的体系,也可以做斜拉、两跨简支等的支撑体系。
应该说,难度是有所减小的,因为跨度小了,由质量和跨度成平方关系的经验公式,和第四届1000mm跨冠军作品的170克,可以得出本届的作品冠军理论上应该在120克左右的结论。

2. 看本次比赛的典型桥梁及破坏时的录像,逐一点评分析

期间一共看了15个作品典型破坏形式:
其中结点破坏的3座
端部剪坏的5座
整体失稳的2座
局部压屈的2座
体系可变的1座
其他原因的2座

3. 焦点透析

a. 支座是否过窄
很多选手都根据以前做木桥的经验来做纸桥,忽略了纸桥变形大的特点,如果多点考虑的话,20mm宽的支座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是也必须承认,20mm是有点窄了,对桥的要求高了一点,如果能放宽一点的话,桥梁的结构形式还能更丰富一点。

b. 端部抗剪问题
关于到底是剪坏还是弯坏,分会会员也难以达成共识,谁讲的都有理。
或许还是ansys的总结比较权威,在桥梁端部,应力的复杂区域内,圣维南原理已经不适用,这时候,用任何在其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公式或者经验都已经是不合理的了。承认自己算不清,作局部加强就是了。
大部分桥上桥不坏下桥坏,是因为纸的材料特性,对破坏有积累的能力。

c. 小车问题
小车的偏离对结构的破坏而言,到底是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呢?分会会员投票表决结果是一半对一半,最后决定做实验决定。

d. 桥的细部处理
 考虑到纸是一种缺陷敏感材料,可以大梁用矩形和椭圆形截面,腹杆用圆形截面。
中间支座也有多种处理方式:1全铰接;2主梁刚结,支座铰接;3全刚接,也可以考虑不用支座,各有利弊。相对而言第二种比较好一些。

4. 对结构大赛的期望、建议
1. 加强赛前交流
2. 调整做桥的态度
3. 比赛结果的处理
4. 计算书应提早收
5. 设立创新奖

          

--
 ╰☆╮telnet 166.111.162.99 82(端口号82) 注册成为正式用户可享受听涛穿梭的服务
     ╰☆╮ 从现在起,ftp://166.111.162.99又恢复正常了。
※ 修改:·Soda 於 10月29日21:47:11 修改本文·[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