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yyt (新世纪新希望),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清华故事:清华育我 我爱清华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Apr 22 18:02:24 2001), 转信

清华故事:清华育我 我爱清华
----------------------------------------------------------------------------
----
http://www.sina.com.cn 2001/04/22 11:02   光明日报
  是清华培育了我,同时我以对清华的一片爱心,在这块土地上奉献了这一生最宝贵
的年华。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就读。进校时我还是一个不
满17周岁很幼稚的孩子,到清华90周年校庆时,我在清华学习、工作、生活已50个年头
。我这一生至今的经历是与学校半个世纪的演变和发展休戚相关的。清华不仅教授我以
知识,引领我走进科学殿堂之门,更重要的是培育我确立了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教育我
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应有的品格。1990年毕业生离校作纪念册时要我题词,我写的“清华
育我,我爱清华”反映了我内心对清华的真情。

  我进校时恰逢院系调整,清华改成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开始全盘学苏,改五年制
。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的教学计划是很正规、严密,要求很高的。清华严格要求的优良
传统及一批学有专长教师对教学极为认真的态度,使我们受到难得的培养和训练。除重
视基础课外,培养过程还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机械系学生要有八周时间在校内工厂学
习对机床、铸工、焊接等实际操作,三次到工厂生产实习,都有明确的要求。课程设计
要求也很高,例如我做过的一个课题是一台车床床头箱的整体设计,要完成全部零件和
总装图及设计说明书,有相当的难度。

  清华大学重视体育的传统在50年代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
五十年”的口号就是那时由蒋南翔校长提出的。学校的体育工作不仅重视学生们的健身
,而同时重视通过运动培养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及灵活敏捷的作风。校内很多优
秀的运动员,毕业后在工作中作出了很好的成绩,觉得在校期间参加“体育代表队”的
训练是得益匪浅的。

  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1952年蒋南翔来清华当校长后逐步形成的一个办学
特点,从总结“测专42”班级工作的经验,到争取“先进集体”活动的开展,建立“政
治辅导员”制度等等。我在1955年入党后不久就被选为学生“政治辅导员”,开始“双
肩挑”,这对我今后在清华的成长和经历发生了重要影响。当时对辅导员要求很高,自
己首先要做到“又红又专”,工作、学习双重的压力都很大。由于环境的要求,迫使我
逐渐养成珍惜时间,讲究效率,无论工作或学习都要拿得起放得下的习惯,就这点而言
,几十年来得益匪浅。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也为
了使我们能更多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校党委几位主要负责同志都
亲自讲政治理论课,并要求我们在团委工作的一些主要干部,都要选一门课和一个班去
当辅导教师。我当时选了为蒋南翔主讲的“哲学”大课作辅导。回忆起来,这段时间我
比较集中地阅读了一批马列原著,理论水平及思想方法都有了提高。后来我无论是主要
承担行政工作,还是有一段时间集中搞业务,包括到美国能较快地在研究工作中作出成
绩,都深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仅是认识社会和指导各项工作的强大武器
,而且也是认识自然规律、指导学术研究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方面的基础主要就是
在这段时间打下的。

  1985年,我受命到学校任副校长,协助高景德校长负责科研、外事等工作。那个时
候正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开始实施,科研拨款制度也作了重大改革,学校及时地通过多
项改革及采取一系列措施,明确了面向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基础
研究及技术开发为两翼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以核能工程、微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
制造系统(CIMS)为中心的三大国家重点项目和研究基地;组织起来并通过竞争,使“七
五”攻关等一大批科研任务得到落实;并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组建了一批跨学科的国
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的科研工作,在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经费、成果等方面不断
取得进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988年开始我接高校长的班主持学校行政工作,深感我个人任期只是清华历史发展
长河中非常短暂的瞬间。清华大学历史上所形成的好传统,以及历史上几个阶段发展所
积累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进步和成功的经验,应该成为学校“承前
启后、继往开来”的宝贵财富。同时,深深感到学校工作不能满足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清华大学应该作出与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地位日益提高相适应的更大贡献,所以我们把在
建校100周年时将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更明确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具体地制定
各项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办好学校要遵循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其实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不
变的,在不同时候我们所能做到的主要是看能否审时度势,结合实际去运用和实施。这
些重要原则包括,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建设人才;衡量一个大学
的最主要的标志是这个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所作出的贡献;科研工作不仅是学校
直接服务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也是使教师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进的必
要基础;高水平的大学应该既是教育中心,也是科研工作的中心;教育要为祖国现代化
事业服务,努力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变革和需要,但有关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必
须认真按教育本身规律办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限于列入教学计划的课堂、实
验室等场所,创造具有浓厚学术气氛的校园环境陶冶青年学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
要任务;而优良传统和校风、学风的形成是历史上长期淀积的结果,我们今天的实践要
努力为明天的优良传统增添新的内容。

  我居然能从1995年那场大手术后恢复过来,感觉恍如隔世,现在我已经从教育行政
部门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在清华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在培养人的岗位上尽一点绵
薄之力。我愿意在争取2011年清华100周年时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中贡献
一份力量。(张孝文)

  注:作者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原国家教委副主任。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