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释义(第三段)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Apr 29 11:54:20 2001), 转信
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释义(第三段)
----------------------------------------------------------------------------
----
清华新闻中心 作者:[ 孙茂新 ]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
器识:器量与见识,指人的内在涵养、精神境界;文艺:写作方面的学问,运用文
字的技巧。《新唐书·裴行俭传》中有“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是讲我国古时
知识分子为学修身的步骤。古人首先看重做人的度量与见识,修成大智大勇,达到“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的境界。至于“文艺”,则只是器识之末。古人这一见解有极
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所谓“文艺”,已不似古人的写作,应指局限于某一方面的聪明才
艺。贺麟先生文中写到:“现在的青年大都目光如豆,喜凭一才一艺天生的鬼聪明,来
出小小的风头,绝未作丝毫涵养器识的功夫。而我清华同学(我当然在内)也早就有na
rrow-minded的病根,至今犹未能除掉,……而校歌之‘器识为先’四字,实对症的良
药,予吾人以极大之教训,……”。我校长久以来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鼓励学子
投身社会实践以“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其中蕴含的民族优秀传统此为其一。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与宣子讨论什么是古人所说的“死而不朽”。穆
叔认为,显赫的家世不能称为不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
废,此之谓不朽。”校歌此句抒发我校学子要在各自学科中做出不朽建树的豪情。这里
的“无问西东”当指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西学之上,取得世界级的成果,即今天所
讲的“创世界一流”。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此句讲我校的学术民主。这里的“介绍”是“引入”、“推出”的意思,“是”为
代词,即“此”。与上句相联,是谁把古今中西的学问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立德立
言”?是我校。而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贡献,在于我校有对各种学派、观点一视同仁的
“泱泱大风”,在今天叫做“宽松的学术环境”。
水木清华众秀钟秀,拔尖人才;钟,钟爱,向往。我校齐备的学科、优秀的传统、
良好的学风、出色的学习环境、民主的学术氛围,吸引着大批人才,成为了广大有志青
年热爱、向往之地。
万悃如一矢以忠
此句讲清华学子及校友对母校的情感。悃,诚恳、诚实,亦指单纯的心。矢以忠,
不变的忠诚。《楚辞·卜居》中屈原向郑詹尹发问:“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呼,将送往
劳来斯无穷呼?”我是宁可保持诚恳、忠实的本色呢,还是在无穷的世态炎凉中疲于奔
命呢?屈原的忠心是不变的,清华学子和校友对学校的忠心也是不变的。
赫赫吾校名无穹
穹,天盖。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天的形状像斗笠,就是穹。无穹与无穷
通,但更有形象感。
二十年代清华大学老校歌诞生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批咏唱我校的歌曲。“文
革”结束复校后,学校艺术教育部门还搞过新校歌的征集活动。但至今尚无一首歌曲得
到大家的认同,可作为清华大学的校歌。相比之下,清华大学的老校歌倒是历经七十八
个寒暑,仍然保持着摄人心魄的魅力。在我校即将迎来九十华诞的时候,我们将老校歌
整理成简谱再次发表,希望能在我校师生员工中传唱,从中体味我校的历史和传统。此
歌的曲调也极具特色,稳重坚定,神圣庄严,与我校的历史及特色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作曲者张慧珍女士是当时我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一先生的夫人。原歌谱作曲者栏目上
注的是“何林一夫人”,这既不符合今天的语言习惯,又显得过于陈腐,故改之。
希望老校歌能成为我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路上的号角!
--
周瑜将小乔揽于怀,颇为自豪地,“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上能报君侯知遇之厚
恩,下可荣妻荫子。吾平生之愿足矣……”小乔:“妾平素敬爱将军才华,但愿能建立千
古功业,妾与儿女也觉得荣耀万分……”小乔说着,将头贴在丈夫胸上。周瑜紧紧拥抱自
己的爱妻,眼睛遥望夜空明月,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的责任感……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