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tz★热烈庆祝清华九十寿辰),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杨振宁为何入美国籍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Apr 30 12:08:14 2001), 转信

杨振宁为何入美国籍
(文摘报 2001年4月19日)
  1957年12月10日晚,杨振宁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 诺贝尔奖贺宴上即
席演讲。在似乎不合时宜地回顾了那场“欧洲多国 和美国军队入侵北京”的“无耻掠夺
的战争”后,他深情地说:“我 以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
  但到了1964年春,杨振宁还是加入了美国籍。他在一篇文章中写 道,“从1945年到
1964年,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9年,包含我成年的 大部分时光。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
籍并不容易。”
  “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没有长期离开祖国移民他国的观念。 迁居别国一度被认
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有过辉煌灿烂文化的 中国近100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和剥
削,在每个中国人心灵中都留下了 极深的烙印。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
上海当数学教授。 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游历甚广,但直到临终前,对于我
 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之所以作出加入美国籍的决定,
杨振宁的心情是复杂的。从单身 漂洋过海的闯荡到功成名就后的奔波,他目睹了外国移
民抑或“二等 公民”在这里的境遇。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还有排华法。
  当杨振宁本人已经成为一位有影响的科学家之时,他在普林斯顿 附近一个住宅区订
购了一所住宅。但几周后业主却要退还保证金,原 因就是发现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是中
国人,售给中国人会对他出售其 他住房不利。杨振宁怒不可遏,去找了律师。律师却劝
他不要起诉, 因为胜诉的机会是零!最使杨振宁感到痛苦和困惑的是,他所钟爱的 科
研事业,每每因他不是美籍而多受掣肘。
  入美籍后曾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的杨振宁说:“作为一个 中国血统的美国科
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 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在中国向
科技发展的征途中,我应该贡献 一些力量。”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6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