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yanoly (草儿青青),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西南联大校歌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7月04日21:15:4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西南联大校歌
中华读书报 2001年7月4日
2001年1月11日《光明日报》刊载了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教授的文章《中兴业需人杰》。此文为去年十月杨振宁教授在台湾《中国时报》
董事长余继中夫妇捐赠巨款给南京、东南两大学成立华英基金会宴会上的演讲。杨振宁
教授在文中回忆起了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之初,由冯友兰教授撰写、在全体师生
中传唱、影响深远的校歌。“他(冯友兰)一生很得意此校歌歌词,晚年时候写《三松
堂自叙》时还将歌词录了进去。”
此为杨振宁教授记忆有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
亡关头,为树立民族自信心,振奋全体师生的精神,在几经讨论、遴选的基础上确定的
。当时冯友兰先生也写了一阕较有影响的佳作,但最终入选的却是中文系教授罗膺中(
罗庸)用《满江红》词牌所填写的歌词,由联大教师张清常谱曲。全词如下: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徼移栽桢干质,九
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
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冯友兰教授在抗战胜利联大即将北归之时受全校师生委托撰写了《国立西南联合大
学纪念碑文》,比较详尽地叙述了联大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和非凡的历史意义,表达了联
大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复兴继续奋进的决心。碑文后缀以歌词,时人往往将此词与
联大校歌混淆。碑铭全文如下:
痛南渡,辞宫阙。驻衡阳,又离别。
更长征,经山臬山尧。望中原,遍洒血。
抵绝徼,继讲说。诗书丧,犹有舌。
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
见仇寇,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
视金区瓦,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
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
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
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
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桂苓)
--
真诚地投入,以使人性复归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