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恍惚又一年),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对北大历任领导的一点批评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an 15 00:58:00 2001), 转信

发信人: 北大普通一员 (北大普通一员), 信区: 校长信箱
标  题: (转)对北大历任领导的一点批评
发信站: 新青年三角地 (Wed Jan  3 08:39:19 2001) , 转信

有些人总说人家清华的“小”。
但,北大如果不考虑发展,
就不能发扬你的“大”啊!
各位领导,行动起来,
积极与其他领导合作,
干一番让子孙后代骄傲的事情吧!
下文可能有不当之处,
为尊重原作者,
本人不作任何改动,
仅供校领导参考!

------------------------------------------------------
这种局面完全是北大历任领导缺乏远见造成的

北大和清华地盘的扩张, 始于50年代. 从那时候的较量北大就处于下风, 理由只有一个
: 领导目光短浅.

50年代初, 马寅初上任后第一件事是上书毛泽东, 要求聘请毛,刘,周,朱,董等国家领导
人为北大兼职教授. 而对北大当时只有800亩地的燕园本部校园颇为满足,根本就没有想
到扩张,因为燕园比北大原来城里的沙滩校园已经大多了. 那时燕园周围几乎全是农田, 
如果那时候就动手, 北大现在绝对不是现在那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与此同时, 清华的蒋南翔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张校园用地. 当时清华园周边的限制
比北大多, 西面面临圆明园, 不可能把圆明园占掉, 南面的地给了科学院, 北面和东面
是最有希望扩张的, 可是京包铁路斜跨过去, 总不能让一条干线铁路穿过校园吧. 蒋南
翔为此和铁道部长藤代远撕破了脸, 最后还是周恩来出面, 让京包铁路东移了3000多米,
给清华的扩张留下了余地. 现在在清华南门还有废弃的铁路遗迹, 就是当年交涉的结果.
这一结果给清华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当时有的领导想不通, 蒋南翔曾在会上
说: "52年院系调整出去的专业, 清华早晚要重建, 如果没有地, 将来怎样发展?" 所以
如果论当校长, 蒋南翔比马寅初水平高的太多.

文革以前, 清华已经将现在东门外和北门外的地盘约600多亩地都买下了. 由于文革, 只
有北门的部分地皮用来建了一个自备电厂, 其余都又陆续被东升乡的农民占用, 文革后
80年代,为了要回这两块地, 清华历任校长刘达, 高景德, 张孝文和北京市纠缠了多年, 
给几乎所有的占地农民招了工, 终于于1990年前后, 将这两块地夺回. 其中一块就是现
在的科技园区,一块是西北居民区.相反80年代后, 北大的历任领导都没有在这方面下功
夫, 坐失良机, 等到明白过来以后, 北大周围的地皮已经贵的吓人, 无人问津了. 清华
南门周围的地皮清华一直想买, 但也是由于失去了80年代初的良机, 直到如今也只好望
地兴叹, 因为那块地实在是太贵了. 不足200亩地, 北京市标价1亿元. 其实80年代是北
大最好的扩张时期, 当时陈希同当市长, 曾主管地皮的陆宇澄副市长也是北大校友, 但
是北大当时的几个校长丁石孙,吴树青,陈家洱,根本没有那个远见. 80年代北大的前书
记林炎志想要求陈希同改造北大东门外物理楼和印刷厂一代的道路和环境, 结果北大内
部的领导反映冷淡, 原因就是那一代是和清华接壤的地带, 北大没有热情, 相反清华的
林文漪97年刚调任北京任副市长, 清华就追着她改造五道口荷兰旗营附近的道路和环境.
这两年兰旗营一代的变化, 和清华利用林有密切的关系.

80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 清华每年都由于买地以后使用不及时被北京市土地管理局
罚款. 但当时的校长张孝文还是主张早买多买, 因为按照当时地价的上涨行情, 学校的
有关人员算过一笔账, 宁可每年交上百万元的罚款, 也比以后再买合算的多. 现在看来,
当时的决策可谓有远见卓识.

在这件事上看, 清华的务实比北大还是高的多.
--
※ 来源:.新青年三角地WWW newyouth.beida-online.com. [FROM: 202.96.244.243]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