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恍惚又一年),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pkuarts对北大发展的宝贵建议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an 15 01:04:49 2001), 转信
发信人: omar , 信区: 校长信箱
标 题: pkuarts对北大发展的宝贵建议
发信站: 北大新青年三角地 (2000-12-27 12:46:06) , 站内信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大学校园(李岚清语)。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北大,早
已经没有了发展的空间。多年来,只是在修修拆拆中搬来搬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只能向外拓展空间:
1、南校门应该南移到四环路上。此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目了然。
2、西校门外的路应该成为北大的内部路。这样就可以把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与北大
本部联成一体。这一建议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第一,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西校
门交通问题,据说那里已经发生过多起交通惨案。第二,四环路、白颐路已经贯通,车
流、人流完全可以从校园南北两侧通过,不经过西校门也不会浪费多少距离。第三,西
校门是北大的古迹与象征,应该像清华的“清华园”牌坊一样成为二校门,获得校园内
的保护,不能再承受马路的喧嚣与烟尘的侵蚀。第四,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研究生宿舍的
噪音问题,住在45——48楼3单元的同学可以获得安静的学习、生活空间。第四,学校
的建设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蔚秀园等家属区可以改造成为青年教工宿舍和学生公寓,
也可以建成新的办公楼。
3、与海淀体育馆形成某种方式的联合或共建。海体与北大融为一体不仅影响第2项建议
的实现,而且也影响着北大的一流目标。复旦大学曾经有自建体育馆的计划,后来上海
市政府出面,直接把申花足球队训练用的体育场馆划归复旦,解决了大问题。当然,体
育馆与北大的联合应该是部分性的,它应该继续保持对外服务的功能和自主经营的能力。
4、据说,原来学校计划把东校门(主校门)设在北大出版社与化学楼东侧的,可惜打通
的白颐路破坏了这一合理构想。建议学校加强白颐路东侧园区的规划,建设成为北大的
教学、科研、产业高度结合的科技园区。
5、白颐路西侧尚未开发的成府地区是北大不可分割的部分。学校应该加大开发步伐,迅
速拆迁改建。一方面可以保护校园的完整,保护未名湖景区的规划,另一方面也可以提
高北大在中关村高科技区的地利。听说,化工研究院(白颐路与圆明园路的交叉处、校
园的西北角)的土地已经被清华购得,这是坚决不能允许的。如果连这块土地北大都不
能自保,校领导应该检讨。这是对不起北大历史的。
6、圆明园地区还有一些可开发的地方。建议学校多加注意,积极拓展。偶认为,圆明园
校区(应用文理学院)的建成是英明的举措,学校应该以此为基地不断拓展,再接再厉。
以上几点建议,希望学校考虑。听说学校好像有个规划办公室,还是处级单位呢。
【于2000/12/27/10:44:23修改过】
【于2000/12/27/12:46:57?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