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恍惚又一年),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建议校长看(转帖)(北大)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an 15 01:19:01 2001), 转信

发信人: Pacific , 信区: 校长信箱
标  题: 建议校长看(转帖)
发信站: 北大新青年三角地 (2000-12-06 20:11:38) , 站内信件

帖子主题:北大应该办工科
作 者:碧秋
发表时间:2000年09月25日

科技前沿

众所周知,50年代的院系调整,北大 把工学院分离出去了.

但现在各工科大学开始 追谆指次 理科,典型的代表有清华,浙
大,华中理工, 等等..而且声势惊人. 相对来说,综合大学如北
大,南大,复旦,等处境大不如前了,于是社会现在老有传言,某某
大学在倒退了,...而且你又会发现 人们认为退步的大学大部分
是综合性大学,如复旦人认为复旦在衰落啊..武大

学生也如此认为自己...北大人也觉得学校在退步..还有许多这
样的学校... 为什么情况如此相似, 说明这不是个偶然现象,而
是由其原因的.

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游戏的规则已经改变,所以玩游戏
应该不同.

当年院系调整国家强行规定那些学校是文理科,而那些是工科大
学.这是不 好改变的. 这是那是的规则,而现在国家已经放开了.
没有显定那所学校必须只能是文理科的大学,那些只能是办工科
系.

这就好比国家先前分给各大学各自一些田地,并且规定每所大学
只能种埴什么作物.

于是有某些田地盛产水稻,而某些田地盛产小麦....
现在国家不限定必须种埴什么,于是有些学校先看出这一点,线走
出一步..

所以当然综合产量或综合收益上去了,(在这里可理解为...),而
有些学校还在种的单一作物,种水稻就只管水稻... ,以为只要把
水稻产量提高就行了.但这个产量受当时技术水平和整体外环境
的制约.你猛下功夫,水稻产量能达到还是有限,别人就算刚来种
水稻,产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毕竟是处在一个社会中.也许
你的水稻产量是比别人还多一些,但别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产
物.... 所以别人的综合生意当然别单一的种法好了...所以....
北大等综合大学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国家建设对工科人才的
大量需求和对工科相对偏重的投资.所以工科大学更易获的重视.
许多工科大学在获得大量资金的前提下,创办文理科就容易,没有
这方面传统不要紧,没有大师也不要紧,出大价钱从各大综合高校
的牛系中 挖取中青年骨干....于是人大告急,说许多骨干辞职..
武大抗议... 北大也时而有传闻....

那怎么办? 综合大学难道只有座等被人挖吗?...

办法其实只有也只有一条: 自己下定决心创办自己工可(工学
院),利用国家现在对教育的投入加大的好时机,建设自己的有独
特特色的工科(这里的特色可以理解为起点高,规模中等,未必要
搞的象老牌工科大学那样的规模, 但水平应该立足在不比他们
差.),如果说挖人才的话,你可以挖我们的文理科 精英,我也可挖
你们的工科大侠.要说搞人才交流,也应是双向的,而绝不应是单
向的.

北大也必须走出这一步,否则处境以后只怕更加困难,等到清华,
浙大,交大完善了文理,...... 实际上兄弟综合性大学象南京大
学,复旦大学等等纷纷设立工程技术学院...
.....

北大呢?.....

至于如何创办?创建哪些系?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至于创办哪些工科系?

原则如下:
1. 选择那些北大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或者说有些相关系的学
科.

2. 那些对未来具有重要影响的工科专业.

3. 有利于能和现有的强大的北大理科师资交互交叉并促进的专
业.

具体来说,可以包括:

建筑学和建筑工程.
机电工程.
自动控制(自动化).
材料工程和科学.
环境工程.
电子工程.
计算机工程.

建筑学和环境工程在北大城市与环境学系有一定的基础,但现在
城环系还是太偏理论了一些,所以应该可以让某些部分(某些人)
专门出来使其更工程化点.

自动控制方面好象力学系有一些人在搞,但完全可以专门出来,发
展之.

材料科学方面,好象很多理科系做有人做相关部分,如物理,化学,
维电子所,等等.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这部分进行某种重组.

电子系和现在的计算机系还是都偏理科了点.显然的例子就是从
这里的毕业生授予的还是理学学位.所以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某
些部分更工科化点.就说计算机这门学科,国际上也没有明确的认
为应该属于理还是属于工,我觉得更象理工混合型,或者说很难区
分,传统的理科划分是认为其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很久
时间,而转化就是工科专业的事,但实际上计算机真个体系发展的
如此快,今天还是好的理论创新,几个月可能在市场上就能见到实
际的产品了.所以如果一个系在工程方面比较弱的话,光理论上盐
基会吃亏很大的.

至于途径:

1. 先筹建各工程专业的研究中心,如建筑工程研究中心,自动控
制研究中心,...

2. 从海内外高薪聘请各学科的带头人,快速构建学术梯队.尽快
尽力自己的博士点和硕士点.

从来源可以从海外大学直接聘请,或者从现在的国内的各大有名
的工科大学就地取才,包括如清华,浙大,西交,上交,哈工大等等,
还有科学院相关所.人才主要科包括相对年轻的工程院院士和中
青年骨干等等.

3. 先不急于招本科生,先行招研究生(最好是直博生).而且为了
避免开始招生时因为名气不够,没法招到很好的本科毕业生,可以
把相当部分的名额放到其他工科大学的对应系(比如建筑来说,天
大,同济,东南,重庆间工也不错...其余学科也类似,不一定就只
有清华牛).接受对方前10%--15%的毕业生.

4. 等到积累相当师资后,就可以正式成系,并招收从本科到博士
的全系列学生.
-------------------------

※ 来源:△.NewYouth.BeiDa-Online.com [FROM: 202.112.8.77] Re:>可惜我不是女的
,不然一定想嫁给他 凤纤x 2000-12-05 19:05:51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