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ieNan (我爱淘气泡),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有关学生分会的一些思考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2月27日23:48:3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有关学生分会的一些思考

这两三天,围绕学生分会的新会员的遴选,BBS上发生了许多讨论。就这件事情,我想发
表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分会的领导(冒号)参考。
1、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讨论?
    主要矛盾集中在三个方面:
    a、整个过程不公开:任何阶段的进程,是否如实通知了申请人?最后阶段的决定,
是否邀请了独立的第三方监督而不是三三两两闷在屋里作出了决定?
    b、标准不客观:目前大家在前面所列举的标准没有比较客观的评判方法,人为因素
太大。
    c、学生自己选自己,没有权威性;而且,没有权威性在于,一份申请现在实际上只
是由个别的人,或者说可能是两三个人碰碰头就决定了。凭啥???
    d、过去一年学生分会的工作的确不是非常出色;
    换句话说,如果我是会长,现有的老会员来申请加入,但是被拒了,他们也会申诉
的。所以,我恳求分会的领导同志,抛弃您个人属于分会的这个身份,站在一种公平的
、宽容的、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这种讨论。

2、这种讨论的好处是什么?
    这种讨论的好处在于,可以直接而且敏锐地揭开分会现有的问题,这是分会花上多
少钱做调查也不能够轻易获得的。
    所以,我也恳求目前系里的行政领导、土木学会的领导、学生组的领导,不要过于
干涉此事,也应当抱有公平、宽容、开放的态度来处理这事,暂时不要发表任何官方的
评论,不要通过任何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途径,以任何官方或者个人的态度,向参加讨论的同
学施加,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这句话的确切,我添加了许多定语,挺别
扭的)

3、解决问题的建议:
    a、承认学生分会会员身份本身存在一定的学术、经济或者政治利益,说白了,就是
对入会的同学有好处。如果不承认这个,一方面,不可能真正花力气建设好制度,为将
来可能的腐败(???)留下隐患。另一方面,我认为,不承认这一点,也不是实事求是的
态度。所以,也请分会的领导同志,慎重处理你们的日常事务,尤其是新会员的加入上
,因为你们实际上是既得利益者,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个人立场。
    b、制度建设:现在学生分会的最大问题,在于不正规,所有的事情就像几个学生闹
着玩似的,说得严重夸张一点,可能章程都还没有,或者就是有也是几个学生草拟的。
有了制度以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同学的不满也不会集中到分会领导上,只会提出修改制
度的建议了。
    c、针对目前的会员遴选制度,我认为应当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公开:任何标准都应当公开,而不是事后提出,或者事后大家才讨论;任
何过程都应当公开,应当保证有独立第三方、申请人或者大众知情。
       2)、客观:标准不应当是太主观的,例如成绩好,如果非要提这条的话,就提
“最近一学年评定奖学金所依据的学分绩在所在班级的前2/3(含2/3),大一新生或者
研究生新生不要求此条件”。而且,如果非要提比较主观的标准的话,也不能以此作为最后
决定或者“拒签”的理由,例如“对学会的兴趣较高”这条,可能非要提,但又不可能
量化,那么,好办,这条不作为最后拒签的理由出现,但是可以作为介绍人意见供投票人参
考;
       3)、非常主要的一条,抛弃学生个人的因素:“现在大家都是同一个学院底下
的师兄弟妹,谁不知道谁呀。为啥不要我?你会长是啥东西?”如果事后出现这样的评
论,那就是学生分会的失败。如何抛弃学生个人的因素,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找一个绝对
权威、独立的人或组织做评判,比如袁老大看完所有人的材料后,最后拍板说,你Xiny
u不能加入,那谁也不敢或者不能反对什么,因为袁老大比较权威和独立;第二个方法就是通
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保证,例如前面所讨论的投票。二三十个老会员,听完介绍人的介绍
后,听完申请人的申请后,不记名投票,那么会长等领导(冒号)个人的作用就少了,任何
申请的人,再傻也不至于和一个组织作对,因为这是这个组织的公共意志,任何个人的
作用都很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东西要细化。我最担心的是,将来学生分会弄
了一个投票制度出来后,还是招人批评,原因仅仅是,比如到会多少人才能投票,谁有
投票权呀,多少人投票算选上呀等等问题没有细致的规定。在这方面,我们非常欠缺,应当
虚心地向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同学请教,向法律顾问请教。不要以为我们有学生会主席
团的选举制度,有团代会的选举制度等东西做参考,就可以有很好的形式了,就可以由会长
指定一两个同学制定了。在这方面,我们什么也不懂,如果能够抱有这种态度,很多事
情很好办。
       4)、公正:不要掺入任何形式的领导个人因素,老会员找申请人谈话了解情况
当然可以,但是要建立回避制度,要保证申请人的申请能够得到公正的处理。
       5)、要建立正常的申诉和仲裁制度。当然,这也是组织制度建设的一部分。

多谢您的阅读。

--
                                            Yours
                                                  JieNan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