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perbike (motor),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李菁谈工作之四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1月18日18:34:3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l 第四部分——传播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是中国最大的传播网络。
一、 传播
1、。
传播,最简单的模型就是:传播者、信息、受传者之间相互作用。这个作用
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我们即使传播者,就是受传者。
2、噪音
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如图四。噪音被定义
为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比如当时舆论关注的焦点
是否对我们有利,交流的环境气氛时候和谐等等
3、传通。
无论内容如何,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通,也就是让受传者准确理解传播者的
意思。共用经验范围是影响传统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共同经验范围内的信息
,才可能顺利的经过编码和译码达到传通。
所以,工作不是说了就可以,做了就可以,一定要问,做的效果达到了没有
,想达到的目的实现了没有。
4、受传者
受传者,是能动的积极的。无论是不是干部,在接受信息时都带有一定的倾
向的,有个性特征,有感情色彩。人一般总是不愿意接受与原有观点相反的
信息,这是我们随时要考虑到的问题,尤其是我们自己在接受信息时尤其要
注意这一点。
对信息选择的影响因素有:
(1)个人需要、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需要。这个最基本的因素。
(2)态度。这是后天形成的,是与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3)习惯。包括社会性的的家传的习惯。
(4)情绪。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情绪往往比传播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更为重
要。
因此,当同学是我们的“受传者”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对象的需要、态度
、习惯和情绪等等因素,否则可能无功而返;而当我们接受各种来自同学的
信息时,要避免自身因素成为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障碍。
5、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对传播者的要求:(1)品德好;(2)有专业权威;(3)一定的社会地位;
(4)行为举止有风度。学生干部尤其要注意(1)和(2),这是比(3)、
(4)更深层的东西
对信息的要求:(1)抽象度要合适。看准对象(2)差异度要适中。差异度
说的是信息提供的立场、观点与受传者原有的之间的距离。距离太大容易引
起受传者注意,但是会使受传者因难以接受而回避;距离太小则对受传者造
成不了刺激。
信道条件:(1)选择合适的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还是传统媒介,组织渠道
还是私人渠道。(2)保持渠道畅通。尤其要注意基层与每一个同学接触的渠
道。
充分了解受传者:(1)原有的态度;(2)所属群体,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
的;(3)经历;(4)个性。
选择并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
传播技巧。如印证、幽默、暗示等等。
二、组织传播
组织建设,其实就是一个组织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简单说,就是有组织、
有领导、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
交流和组织与外界之间的交流。
1、内部建设
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适应过程
A. 预期阶段——发生在进入组织前的社会化,包括融入职业的社会化和融入
组织的社会化。如对某种职业的了解、通过面试等方式对一个组织积进行了
解。
团委中,学生进入清华、适应清华的环境,初步了解清华的学习制度和学生
工作体系。
B.磨合阶段——新员工“进入”组织的“这一时刻”,新员工努力了解新的
组织,必须撇开旧的角色和准则,以适应组织的期望。这一阶段可能会对新
员工造成造成压力。
团委中,新成员(组员、组长、副书记)在进入团委的时候逐渐了解团委工
作的特点和方式,可能需要改变他们原来的工作方式。这个阶段往往可能需
要半学期到一学期。
C.转变阶段——这一状态在社会化过程的完成阶段达到,这时新员工被接受
为一名组织内部成员。
团委中,新成员对团委的工作和氛围完全熟悉。
2、压力——心力交瘁。
同我们的话说,就是“疲”了。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需要我
们的关注。工作中的心力交瘁现象对工作本身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对干
部本身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压力来源可以有这么几个::
(1)工作量——包括质和量两方面,无疑是最大的压力源;
(2)角色冲突——比如领导和朋友不同角色间的冲突,在有些同学身上的确
会出现;
(3)角色模糊——主要在工作当中,对自身角色(某一职务)的要求(工作
范围、方式等)不确定,这于组织的社会化过程的成功与否有关;
(4)生活事件——自然容易想象,略;
(4)家庭/工作冲突——对学生来说,学习/工作冲突、恋爱/工作冲突。
还有一个与疲劳有关的因素是“情感操劳”。这个词的意思是说员工必须展
示一定情绪以符合组织角色期待的工作,而当需要展示的感情并不是员工当
时感受到的感情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危机。比如,干部需要对必须进行的工
作有极大的抵触情绪但又无法摆脱,还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的时候,
就可能出现“情感操劳”。
也许在我们目前的工作中,心力交瘁很难避免,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消除出
现的心力交瘁。消除心力交瘁的途径一是个人于组织应对,二是社会支持。
个人与组织应对的策略主要有三种。
(1)问题聚焦法——直接针对心力交瘁的原因。比如减少工作量,加强决策
参与以减少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等等;
(2)事态评估法——改变对压力状况的看法。比如相信目前的辛苦有利于自
己能力的提高,暂时牺牲个人生活是长远之计;
(3)情绪集中法——解决心力交瘁带来的消极后果。比如暂时休息、放松。
(1)情感支持——让人感到有人关心、爱护他们;
(2)信息支持——提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事实和建议;
(3)手段支持——物质和行为上的帮助。
在我们的组织,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加强对每一个成员的支持,创造一个良
好的工作环境。
3、建立组织形象。
人、事和建筑。抓住一切机会沟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4、其他的
太多了,大家要看的话,还是看我以前写的论文吧。
三、大众传播
(一)定义
在《传播理论》一书中,对大众传播的定义是:【1】
1. 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匿名的听众;
2. 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以同时达到大多数受众为
目的,其特征是稍纵即逝的;
3. 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运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
开支。
(二)校园媒体的利用
xiee上次介绍过了,关键是要学会利用
(三)BBS舆论环境建设
1、社会舆论的功能主要是两方面:对主体来说,舆论可以起到对公众行为进
行鼓舞和约束的作用,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对客体来说,舆论可以起
到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包括决策和执行过程。在
学校中的情况是相似的,BBS的舆论同样可以起到对同学行为约束以及对学生
工作监督的作用。
2、建设舆论环境,首先要说一下决定舆论质量因素的条件:
(1)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主观因素。这个因素具有决
定性;
(2)公众获得信息的真实、全面、充分程度、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3)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行。
总之,干部要多对自己提要求,努力去建设一个好的环境。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