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perbike (motor),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李菁谈工作之五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11月29日21:46:4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这些东西是我自己一些想法的积累,或者也许叫罗列更恰当一些。
最重要的不是观点正确与否,是给大家提供一些线索,如果能带动
大家去都一些书,去思考一些问题,那我more than happy了。
这里面说的很多东西,只是一种看问题的思路而已,千万不要把它
作为做事情的简单的理由。
做人……做事……
A
一、Knowledge Filter
1、Knowledge Filter的意思是说,你在接受一些新东西的时候,总
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对他们进行过滤,把那些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的
,难以接受的东西过滤掉。也就是说,“你只看到你想看的,你只
听到你想听的。”
这其实就是不能完全客观的去接受信息。但是,主观是不可能完全
避免的,只能尽可能减少和控制。关键在于,一定要意识到这种主
观因素的存在,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犯了武断和视而不见的毛病。
2、尽量减少Knowledge Filter的一个方法是经常对自己所说、所想
的那些习以为常的词进行一些反思,想想那些词后面到底说的是什
么。
比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学风”、“组织”、“集体”到底是指那些
东西,能不能给它们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有时候如果深入想一下的
话,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又比如,当我们说要“引导……做……”的时候。我们觉得应该是
谁引导谁呢,我们觉得可以去引导别人的人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
是不是有资格,是不是应该去做这样的事情。
清华里很常用的一个词,叫“下去”做什么什么,那么,在我们说
“下”的时候,我们心里的“上”是什么呢?我们觉得这个“上”
和“下”的关系是什么呢?
尤其当我们在评价一些事情“好”或者“不好”的时候,更应该想
一想我们评价的标准时什么,我们心里所期望的理想标准是什么,
这些标准我们自己做得到吗,这些标准应该是这样吗……
Robert Lowie的《文明与野蛮》里面说:“单是因为一件事合理就
去做那件事,这不是人类的天性。倒是叫他去做一件不合理的事,
因为一向都是这样做,就比较容易得多。”
3、调查表的产生必须是在研究者对所在社区研究之后提出来的,否
则,研究者就会犯结论隐含在前提中的错误。“一个和所要调查的
现实没有直接接触的人,它就不能发现这些数字在社区中表现的是
什么项目。
他就不能凭空的根据其它社区的情形来制订调查的表格。他这样做
,实已假定它对于没有调查的社区已经明白了。不然他怎么知道这
社区的自耕农或雇农是成为类型的呢?这种自己以为已明白的假定
,在科学工作中是最危险的。”
4、当然,所谓反思决不是说光想不干,只是说在干的时候要多动脑
筋,在做完一些事情之后要对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慢慢长进。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