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ivilren (服务广大同学成长成才),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人民时评:对于中国青年,新世纪意味着什么?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5月04日22:33:5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人民时评:对于中国青年,新世纪意味着什么?
            ——写在共青团建团80周年和五四运动83周年之际

    今天是中国青年的节日。83年前的今天,五四爱国运动爆发;80年前的5月5日,中
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事件。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共青团从成立那天起就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可以
说,青年运动和共青团组织,与爱国有着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已经步入新世纪。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青年,新世纪意味着什么?我们如
何面对新世纪?这是中华儿女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上个世纪外敌入侵、经济凋敝的年代
早已成为过去,赴汤蹈火、枪林弹雨的岁月早已成为历史。当代青年,面临的不是战火
的考验,不是饥馑的煎熬,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新技术革命、世界多极化、经济
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机遇和挑战,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这种挑战、竞争、考验的
严峻程度不亚于灾荒和战争年代。
    
    曾创造过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不屈不挠的奋斗,已经走出了屈辱黯
淡的低谷,步入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把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铸造同任何国家相比都毫不逊色的综合国力,为人类和平与进步的事业作出更大贡
献,是中华民族沉甸甸、红彤彤的百年之梦,更是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革命先驱孙中山的这句名言昭示
我们,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
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社会的演变和科技的进步;必须发愤学
习,勇于创新,突破旧框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形成新观念;必
须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主与法制的意识,培养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强化环
保观念和文明修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不同文明的相互激荡,为我们学习其他
国家、其他民族之优点以补自己之不足,既提出了必要,也提供了便利。我们应抓住这
个难得的机遇,虚心学习,孜孜以求。革故鼎新,应时以变,从善如流,与时俱进。这
,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年的共同品格。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强化民族认同,凝聚民族情感,维系民族生存,推进民族发展
的无形纽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归宿、精神本源。优
秀的传统文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依托,继往开来的凭借。面对
新世纪,我们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不良倾向,对传统文化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善固执,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和一代一代青年的传承接续中加以
丰富和发展。我们坚信,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必将在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扬光
大,璀璨生辉。
    
    这个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能否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能否重现我们祖先曾经的辉煌,都要在这个世
纪里见分晓。
    
    这是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稍纵即逝的宝贵机遇。鸦片战争之后100多年的悲惨历史反
反复复地告诫和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气,就没有地位和尊严可言。无论
是摆脱自身的落后境地,还是着眼于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都离不开民
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当代青年应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将复兴中华的滚滚洪流推向成
功的彼岸,奋力谱写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冊崭新的一页。只有如此,才能证明我们不愧为
中华文明杰出的继承者,不愧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新一代。


来源:人民网 2002年5月04日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7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