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mtw (土木团委),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方案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May 19 09:31:25 2000), 转信
1999--2000年度土木工程系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方案
一、 总则
基层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是我校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充
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我校团工作的
稳步提高。
根据校团委关于1999--2000年度基层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的指导精神,结合我系团支部
工作的具体情况,我系团委在往年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年度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
的操作方案。本次评估本着"加强交流、以评促建"的原则,重在总结经验教训,互相学
习,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在本次评估过程中,系团委将本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将团支部评比
工作的重心前移,大力鼓励和支持基层开展特色工作,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基
层。突出对支部平时工作的考察,拓展评估范围,深化评估层次,强化评比标准和实施
办法的公平性、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加大调研力度,采用"动态评估,日常累积"和"期末
总结,终期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并将进一步改进最后总结推优工作的形式。
二、 细则:
(一) 评比人员
参与本次评分的主要包括:院系领导,任课教师,学生组,辅导员,系团委、学生会、
科协、各基层支部等。
动态评估主要依据:辅导员意见,支部提供的材料和日常调研掌握的资料。终期答辩主
要依据现场各支部的介绍,以及成果的展示。
(二) 评分方法
1. 动态评估(80%)
(1) 综合打分(90%)
对校系两级各活动中基层支部的表现,以及各个支部的工作具体开展情况进行评比。评
比由组织组统一管理,各个分项制作相应的评分表格由评估者填写。这部分分数按月公
布,动态反馈。
l 团的建设(70%)
① 团务工作(15%)
(1) 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情况及落实比率〖辅导员、组织组〗
注:对比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以及调研掌握的工作实施进程。
(2) 参加支书例会、支委访谈会、支委述职等过程中积极发言及提出建设性意见(无
论被采纳与否)。〖组织组〗
注:根据会议记录和与会人员的评价。
(3) 团费收缴、团员注册情况〖组织组〗
(4) 支部工作手册记录真实、认真、及时、保存完好〖组织组〗
(5) 对调研组的调研工作的支持情况〖调研组〗
注:调研表的填写和活动上报的情况
(6) 支部工作制度制订、完善(上学期对制度施行情况可暂不作要求)〖组织组、调
研组〗
(7) 支部日常档案的整理及向电子化方向迈进程度〖组织组〗
注:本次评估中各支部提供的材料要求尽量是电子版,以便于保存、交流和管理。
评估者:组织组、调研组、辅导员
② 支部主题教育活动(15%)
(1) 一次(或一次以上)主题教育或素质教育团日活动〖策宣组、调研组〗
注:主要根据对全校主题教育活动的配合,以及活动的活动思想性、针对性、创新性、
实效性。
(2) 承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系级(或以上)活动〖策宣组、调研组〗
评估者:策宣组、调研组
③ 干部队伍建设(10%)
(1) 班级干部队伍的团结与凝聚力,干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及在同学中的威信〖组
织组、调研组〗
注:依据年级同学、其它支部对本支部干部的评价。
(2) 团支部委员对共青团基本常识的了解程度〖组织组、理论组〗
注:依据平时团员意识教育的开展和对团员的抽查。
(3) 班、团干部考评体系和更替制度是否建立、完善〖调研组〗
注:视各班有无班级范围内成文的干部工作规范(包括选举方法、任期等)和奖惩制度
。
(4) 干部参加校、系级社会工作研讨、培训的情况(如社工课、团校等)〖组织组〗
注:视参加人员的成绩和积极性。
(5) 向校、系各级组织输送干部情况(如学生会、团委、科协、艺术团、体育代表队
、协会俱乐部等)
评估者:组织组、调研组、辅导员、系学生会
④理论学习及党课小组建设(12%)
(1) 党课学习小组的参加人数,及党、团基本常识普及情况
(2) 党课学习小组成员是否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3) 党课小组是否有自己的宣传阵地,其效果及更新频率如何
(4) 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
(5) 一次(或一次以上)活动,其思想性,针对性,实效性如何
(6) 活动总结材料情况(得失及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注:参照各班党课学习小组组长的总结材料。
评估者:理论组、辅导员
⑤实践活动(20%)
(1)日常(包括双休日、寒假等)、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组织实施情况。
a. 实践动员宣传情况
b. 同学参与的范围,包括本班和外班
c. 有无独立的小分队,参加校系小分队的情况(特别是实践前的联系、知识准备)
(2)实践活动的成果交流,深化总结情况
(3)同学撰写的实践论文数量与质量
a.实践归来的宣传,总结交流情况(特别要总结夭折的实践计划)
b.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及延续性
(4)同学利用假日时间为公司、企业等做市调、分析等工作后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发表在
校级(或校级以上)的报刊上
(5)有成果的同学个人进行的回乡调查,小规模的几人实践
(6)配合实践组进行的针对低年级团支部的实践指导
评估者:实践组
⑥宣传工作(13%)
(1) 班级宣传工作(如:班级快讯、宣传栏的规划及更新情况、班刊出刊期数及质量
等)〖策宣组、调研组〗
(2) 班级主页的建设〖网络组〗
(3) 对校、系宣传工作的贡献(如向校内《紫荆》、《新清华》、《清华文刊》、广
播台等及国家级报刊投稿情况,在系内《清华土木》、《栋梁快讯》、《土木新视野》
等上面发表文章篇数)〖调研组〗
注:根据媒体级别给予适当加分。
(4) 支部主题教育活动、承办比赛等的宣传情况(策划、宣传方式创新、总结等)〖
策宣组〗
评估者:调研组、策宣组、网络组
⑦素质拓展规划的实施(15%)
(1) 结构设计大赛的参与情况(如人次、队数、比赛结果)及向组委会提出建设性意见
(2) 参加校级或校级以上规模的大型比赛(如创业计划大赛)的情况
(3) 各支部在"挑战杯"科展中申报项目及最终效果情况
(4) 各支部对科协活动的支持情况(如系内局域网的筹建工作)
(5) SRT计划的参加同学人数及效果
(6) 积极参与系内教研组工作情况
(7) 个人发明创造获奖或申请专利
(8) 在校级(或校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9) 提出特具创新性的素质拓展项目
评估者:素拓组
l 班风学风建设(30%)
① 学风建设(60%)
(1) 全班同学学习总体成绩、进步情况及每学期不及格人次
注:主要依据优良学风班评比中的资料,学习的进步情况是评分的重点。
(2) 对暂时后进的同学的关心、帮助情况极其效果
(3) 课堂纪律情况
注:根据部分授课老师反映情况
评估者:学生组、辅导员、授课教师
② 文体活动(20%)
(1) 各班体育达标情况
注:以不达标人次为指标。
(2) 班内体育锻炼气氛(如足、篮、排、羽、乒等日常活动组织),以及帮助体育素质
较差同学所做的努力
(3) 栋梁杯的成绩
(4) 参加系运会及校运会的情况(参赛运动员人次及获奖人次)
(5) 参加校、系运动队的情况(如手球队、赛艇队等)
(6) 对本系文艺活动(如戏剧节)的支持度及参加情况
(7) 参加校、系艺术团的情况
评估者:辅导员、系学生会、组织组
③ 文明纪律(20%)
(1) 宿舍卫生情况,公共卫生保持情况
注:由各班生活委员、23#楼卫生员反映情况而定。
(2) 公益活动(如领养绿地),班级整体的精神风貌
(3) 是否有违纪情况(酌情扣分)
a. 集体受学校、系通报批评
b. 个人受校、系级处分,受系级处分
评估者:系学生会、辅导员、组织组
(2)支部互评(10%)
每学期末,各支部书记上交该学期总结材料(磁盘文件,以简练、条目清晰为宜,不得
超过一千字),系团委组织组将其汇总并按年级分册,将其返回各支书,请其对同年级
其他支部逐项进行点评再交给系团委组织组,系团委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核实,最后
给出这部分评估结果。
2. 终期答辩(20%)
此项具体时间、内容待定
3.附加分(5%)
1.获校级(或校级以上)优良学风班或先进班集体称号(30%)
2.集体或个人在校级(或校级以上)知识竞赛、文艺比赛、体育竞赛中获得前三名成绩
(20%)
3.集体或个人获校团委社会实践组织金奖、银奖(25%)
4.集体受系表彰或承办系里活动受系表扬(25%)
评估者:组织组、辅导员、实践组,
组织组
2000年3月12日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