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系友访谈——余志成***********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2:50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时间:5月18日下午2:00-4:00
地点: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余志成办公室
访谈人:祝磊,徐福江,王晓睿,李菁
访谈对象:余志成,张森,潜宇维
原本联系的访谈人是55届的系友余志成,现任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的总工程
师。余总特别热情,还为我们请来了两位系友,一位是62届的张森,也是双圆监理咨询
公司的总工;另一位是92年毕业的潜宇维,是两位总工的接班人。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访谈余志成——经典语录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2:59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访谈"经典":
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说实话,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如在工地做工出身的工长。但是
学过理论的人处理问题的能力跟没学过的人就是不一样。
潜工说,他现在每天6:30起床,中午也不休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关键还在于工
作责任心强。压力都是自己给的。
有的人干了10年土木,觉得还有更合适的行当,于是掉头了。还有更神的,现在在种
花,养鱼,赚钱也不多,但生活得很有趣。这主要看人的综合能力和与社会的融洽性。
"施工单位的人想象不出学生的身体有多差。"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访谈余志成——访谈记录(1)学习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3:04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学习
--大学所学是基础,基础一定要扎实
学校的学习是基础。这句话余总反复强调了三次。
只有基础打得扎实,今后才有更大的发展。余总在这里将大学生与工人出身的工长做了
一个比较。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说实话,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如在工地做工出身的工
长,但是大学生有发展的潜力。工长也学《规范》,但理解的深度不一样。他们是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大学生可以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工人出身的工长往往
目光短浅,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差;而大学生则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大学生先要通过实
践解决工长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再提高到解决工长不能解决的问题。工程上往往碰
到很多不太懂的问题,没有在学校学的基础知识就没有办法钻研。理论学得扎实,有分
析能力,才能钻进去。
学校里的学的东西往往都超前,所以如果毕业后去小公司会觉得所学知识用不上。但是
过了5年、6年再翻书,会发现用的很多东西学校里早就讲过。现在这个时间差已经缩短
了,因为学校和外面工程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当然学校讲的也有落后的,比如防水工
程,学校里还在讲油毡。
张总说,他一开始工作时,也觉得学的东西用不上,但是学过理论的人处理问题的能力
跟没学过的人就是不一样。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访谈余志成——访谈记录(2)实践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3:12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实践
--不能脱离工程,要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所学知识
余总是55届毕业生,已经毕业45年了。
他在学校期间就积极参加实践。大一认识实习,去了鞍钢,参观400米长的钢结构厂房。
大三施工实习两个月,去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那是苏联援建的56个项目之一。正好
碰到一个工长闹意见不干了,于是他顶替当了工长。大五毕设做的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的铸工车间。
毕业分配到建工局5公司,在基层干了28年。后来调到建工局当副总工。
工作才半年就开始负责侨委办公楼。后来又做过东交体育场,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场
当时是世界第一的悬索结构(跨度94米),而施工设备很简陋,只有一两台塔式起重机
。
……
余总说,学校里学的是基础,走的是理论--规范--设计的路子,重在原理。而在施工实
践中,重要的是要变成现实,所以每一步涉及的东西都相当多。看施工方面的书,章目
和学校所讲的都不一样,但具体的内容其实学校里都提过。仅仅学历高不一定有用,必
须理论联系实际。有个北大的博士,学问很深,但对中国的情况了解不够,搞一个工程
半年了还没开工。
而我们现在可能实践的环节还很薄弱,也不太受到重视。从余总的经历来看,实践无疑
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舞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到所学知识的有用。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访谈余志成——访谈记录(3)思想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3:20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思想
--要静得下心来,一头扎到基层
清华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比其他学校好。余总说,在长春实习的时候,有四个学校的学
生在。能比出来,清华的学生认真,踏实,本分。我们听到这句话时,不由感到一丝尴
尬。现在我们似乎已经不那么认真踏实或者本分,倒是多了不少浮躁和郁闷。
比如说,我们现在正流行的迟到,以至于校长都要亲自上马抓。当时我们把原因归结为
晚上睡得太晚,早上上课太早,中午又不能休息。
潜工说,他现在都是6:30起床,中午也不休息,一天十几个小时工作,因为工地上事情
既多又杂。余总说,他在工地的时候,每天都是最早到,并且上到最高处,谁来得早,
谁来得晚一目了然。现在在公司里,他也是最早上班的人之一。
潜总接着说,关键还在于工作责任心强。压力都是自己给的。随便干也行,但是自己有
事业心,书总是看不过来。余总称赞潜总的主动性强,东方广场的深基坑方案就是由他
主要负责的。余总说,肩上有担子,感觉就不一样。工地的事很碎,每天都有压力,永
远没有完的时候。
针对土木的工作环境不太好这个问题,余总说,虽然上班的环境比较恶劣,但下班后也
一样可以西装革履开车回家的。而且年轻人就要做好吃大苦的心理准备,只有年轻的时
候多吃苦,年老了才能少吃苦。年轻时不奋斗,更待何时?
谈到目前正火的创业问题。潜总说,建筑这一行也是可以创业的,因为小的"经济增长点
"很多。比如光混凝土这一项,就能让多少人开上奔驰。做材料的比当总工的赚钱还多。
当总工只是高级职员,赚钱并不多,现在知识值钱了,所以比以前待遇要好一些。
现在的学生比较活,多方面发展,不一定非得搞施工甚至也可以转行。这和单位的用人
机制和个人性格都有关。潜总说,他有很多同学在房地产公司干,比如东方广场,现代
城,虽然他们以前也没有专门学过房地产。但是一定要在施工单位干过,有实际能力,
也就是说下到基层仍然是很重要的。谈到改行,有的人干了10年土木,觉得还有更合适
的行当,于是掉头了。还有更神的,现在在种花,养鱼,赚钱也不多,但生活得很有趣
。主要看人的综合能力和与社会的融洽性。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访谈余志成——访谈记录(4)身体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3:26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余总精神抖擞,我们谁也没看出他已经70出头。他说在学校时每天跑3000,而且每天早
上6:00去西体的游泳馆学游泳。现在每天走3000米。(惭愧!)
潜工说,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还不行,施工单位很辛苦,一年365天除了春节几乎没有休
息。学生根本想象不出施工单位的人身体有多好,或者反过来说,施工单位的人想象不
出学生的身体有多差。
说到这里,余总不客气地打断了一下。他说,当年他下放到农村的时候,跟农民是同工
同酬,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照样干得很出色。余总戏言,他一辈子没当过先进,下放的
时候还当了一回先进。
从余总、潜总到我们,生活水平是步步高升,而身体状况却似乎不无改善倒反而有恶化
的迹象。真是发人深思!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访谈余志成——结语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3:33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结语:
临别之际,三位系友再次对我们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层次要高,起码外语、电脑都要好;二是基础理论要扎实;三是要肯干;四是要身
体好。
记得说到清华现在学风日下,三位系友都觉得不可相信,这不禁让我们汗颜。也许谈精
神是件比较空的事情,但是从这三位系友身上,我们的确感受到一种积极奋进的精神。
面对他们,我只有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年轻时不奋斗,更待何时?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发信人: sh (晶晶姑娘),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转载] 访谈余志成——额外收获
发信站: 听涛站 (Thu May 25 21:23:42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ivil_expres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 所发表 】
搞定了去
国家大剧院
和现代城
的施工实习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
※ 转载:.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