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春去春来),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博士生培养方案、学分组成及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Feb 29 00:23:50 2000), 转信


研究生手册
博士生培养方案、学分组成及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

  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
求,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和科研论文工作的需要,指导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培养计
划是导师指导和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博士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

  一、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辅导人员的组成。博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
指导方式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对
于跨学科的博士论文课题,除有所在学科的导师指导外,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联合指
导。指导小组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一般为三至四名 (包括导师、副导师在内), 指
导小组的成员一般应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讲师也可担
任。在辅导人员中,应落实协助研究生工作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和实验人员。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博士生分为普博生、直博预备生(简称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三类。普博生为获得硕士学
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直博生为本科应届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提前攻博生为在获得硕士学位前,提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一)、普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至少要修满9学分,各学科可根据情况作更严格的规定。
1、学位课程(至少4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2学分(考试)
理工类专业的主要内容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含哲学论文),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类专业执行有关规定。
·第一外国语 2学分(考试)
2、必修环节(至少5学分)
·学科综合考试 2学分(考试)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未按规定参加社会实践或不符合免修条件者,必须补修该环节。
3、自学与选修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并根据内容的难度和学习时数计1~2个学分。导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及论文工作要求
,指定学生选修某些必要的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
4、补修课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硕士或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博士研究生(直博生、提前攻博生除外
),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二)、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非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5,总学分不少
于28(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1,自学课程学分另计)。各学科可根据情况作更严格规定


1、学位课程(至少18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4学分(考试)
理工类专业的主要内容为《自然辩证法》和《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含课程论文)
》,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专业执行有关规定。
·第一外国语 (同普博生要求) 2学分(考试)
·所修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门或3门以上,
至少8学分),另加1门基础理论课(3~ 4学分) 至少12学分(考试)
2、必修环节(至少5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同普博生要求) 1学分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同普博生要求) 2学分
·社会实践(同硕士生要求) 2学分
·教学实践 1~2学分
各院(系、所)自行决定是否列入必修环节。
3、非学位课程(至少5学分)
·学科前沿课程
·本专业限定范围的课程
·跨二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的课程
·任选课程
建议理工科研究生选修环境工程、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课程。
4、自学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并根据内容的难度和学习时数计1~2个学分。
注:按交叉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其必修课程在基本上符合主修学科培养方案的前提下,
可根据交叉学科的需求灵活确定其它课程;论文的指导工作应聘请相关学科副导师参加
。该类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后执行。

三、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作好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
课程学习、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
要求和进度。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一
般在一年左右完成选题报告(直博生应在取得博士生资格后尽早完成)。各院(系、所
)可对文献阅读量提出具体的要求。
  选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
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
,并由以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
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
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
存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3、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按专业统一组织,普博生一般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考试
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对同专业的博士生试题要有一定比例的共同要求
,还要有一定比例的跨二级学科的内容,博士生指导教师负责命题部分一般不超过三分
之一。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考试内容覆盖三至四门基础理论和专业课,考试
委员会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生。
4、直博生资格认定
  直博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结束前应进行资格认定。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业
务学习和实践表现、科研能力等。通过者,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资格认定者按
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或转为硕士生培养。
5、社会实践
  直博生应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第二学年开始前的暑假小学期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社会
实践活动。在硕士学习期间未参加过社会实践或不满足免修条件的普博生须补修社会实
践科目。
6、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做一次学术报告;至少有一次
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博士生在学期间一般应参加10次以上
学术报告会,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对每次学术报告会,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
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科记载成绩。
7、论文中期检查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系或教研组应组织考查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
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准予
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博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统筹安排。
8、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根据学校和本学科的有关规定(见30页《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完成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方可授予学位。
9、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做一次论文工作总
结报告,邀请本学科(一般为二级)半数以上博士生导师参加,交叉学科还应请另一学
科至少两位专家参加并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造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

四、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
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学术
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
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两年。

五、考试时间
  博士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论文除外)的考试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凡成绩合格,直博生经过资格认定通过者,可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不合格者,按
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凡前两学年内安排博士学位课程考试有困难者,应提交缓考申请,经院(系、所)
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六、几门课程要求及管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统一安排。
  博士生入学后,均应修读“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课(包括课程和课程
论文两部分)。推迟报到注册的博士生,其中在校者,可提前随班听课,不在校者,则随
下一年级博士生选修该课。
  凡经课程考查通过的博士生,可进入课程论文的选题阶段。
2、第一外国语,由外语系统一组织课程和考核。
外语系在博士生入学后统一组织免修考核,成绩合格者,准予免修。导师应指导博士生
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来提高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博士生总阅读量一般不少于20万外
文词。博士生还可通过参加外语系开设的提高班学习,或视听实践环节、外语授课的课
程学习、学术报告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提高听、说和写作能力。
  3、第二外国语作为选修课。凡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应选修英语为第二外国
语。
4、学科综合考试由各专业统一组织,题目应有一定比例的共同要求。
  学科综合考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根据本专业博士生所应该具
备的学科知识确定,且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和足够的深度。内容可以偏重于理论性的
,也可偏重于工程或实验技术性的。考试时间为二至三小时,口试、笔试并重。笔试题
要覆盖3—4门课内容,应有一定比例的试题含跨一级学科的内容。考试由学位评定分委
员会指定包括导师在内的三至五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负责进行。考
试委员会按一级学科组成,成员应由二个以上研究方向的人员组成。由一名讲师以上职
称的专业教师担任秘书。考试委员会应在一个月前公布考试的科目、考试范围、考核方
法及时间,并负责命题及评定成绩。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