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春去春来),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硕士生培养方案、学分组成与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Feb 29 00:25:08 2000), 转信
研究生手册
硕士生培养方案、学分组成与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
一、培养方案及学分组成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4,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4,非学
位课程学分不少于5,总学分不少于23(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7)。各学科可根据本学科
的特点制订具体的培养方案。
1. 学位课程(不少于14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3学分(考试)
·第一外国语 2学分(考试)
·基础理论课 3~4学分(考试)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至少5学分(考试)
2. 必修环节(不少于4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
·学术活动 1学分
要求参加10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
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主管部门记载成绩。
·社会实践 2学分
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思想小结和技术报告两部分。
·教学实践 1~2学分
各院(系、所)自行决定是否列入必修环节。
3. 非学位课程(不少于5学分)
·本专业限定范围的课程
·跨二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的专业课程
·任选课程
4. 自学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并根据内容的难度和学习时数计1~2个学分。
5. 补修课程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
程。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二、制订培养计划要求
硕士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硕士生
本人的特点,指导硕士生制订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和硕士生学习的依据,也
是对硕士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
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三部分。
1. 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
课程学习重在加强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硕士生所学
课程(包括自学课程)的学分数、选修学期、考核方式等,应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明确规
定,并按要求进行学习。
培养计划(课程部分)应在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提交院(系、所)审批。执行计划
过程中,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必须由硕士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导师签署意见,系
主任同意后,到注册中心办理手续,并交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2. 论文工作
硕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和选题报告,这是论文达到水平的重要保
证。论文准备工作应尽早开始,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一年。
·论文工作计划
一般应不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 二年毕业的硕士生应在五月份之前完成) 论文工作计
划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制订,经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查批准后,交系研究生主管部
门审查。
论文工作计划应包括文献选读、科研调查、选题报告、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
、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
·选题报告要求
选题在考虑课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同时,尽可能与国家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密切结合,与导师的科研任务结合,注意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各自的特长。做到科研项目
、科研条件落实。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一般应不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申请二年毕业的
硕士生应在第二学期的四月底之前完成)。
选题报告内容应包括文献阅读、选题的实用意义或理论意义、范围、论文的工作条件 (
经费、设备等) 、研究方法、途径 (实验方案、数学物理模型建立)、预期达到的水平、
存在的问题等。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八千字的书面报告,内容由
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组成。
选题时间、内容、方式等要求,对于非工科某些专业经研究生院同意,可作适当调
整。
·论文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院(系、所)或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
文工作进度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
·学术论文要求
详见“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要求
根据学位条例的规定:申请学位的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
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结合我校具
体情况,一般要求如下:
论文选题应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提倡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论文中应阐明选
题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作者应在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工作特点,对所
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所作的科研工
作。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