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didi (秋到了~~),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开拓结构工程师的创新空间》~4:克里夫兰的一幕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Oct  1 23:04:25 2000), 转信

谈到发展的时候,我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有两件事情,记忆特别深刻。
80年代中期,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克里夫兰,参加了一次美国钢结构学会的全国会
议。在这个会议上,我好不容易盼到了我们国内的几位老教授来做presentation。我还
特别高兴的想办法怎么给他们作些演示,而且还组织了一些中国同学,大家都到现场去
听一下,也就是捧场,但我们的老师们由于长期没有跟外面接触,很辛苦,作了很多工
作,但是有一条,缺乏一种国际上的坐标系统对照一下,没有跟国际上的时间表对一下
时间,所以在上面讲的时候,把透明片往上面一放,一看,糟了,落后了,为什么呢?
他把整篇文章投上去了。在学术会议上,如果将整篇文章影印成透明片打上去的作法,
已经是落后了,然后他就开始念这篇文章,那么,文章到了中间,他就开始介绍他的软
件,因此他就画了很多方块图,也就是流程图,一般来讲,在80年代初,83、84年的时
候,在国际会议上还放流程图也是过时的了,所以,放了流程图之后当然介绍了他所做
的一些工作,我认为他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但是当时就有一位美国教授站起来问大会
主席,是那位批准这位教授做这个演说,是不是你们大会会务组决定的?当时坐在台上
的回答道是他们决定的,他说这个工作相当于我们学生的homework,这时候,我作为一
位中国留学生,确实感到无地自容,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情,如果我们在要到国际会议上
去,只拿着人家已经做过的东西,发表着别人的东西,东炒西炒,也没有什么实际新的
东西,这样的话,在国际会议上,虽然我们也花了钱到那里,也不一定做到很好的交流
,因为你发表的东西不能吸引人,将来就不能(很好的交流)。这件事情对我的刺激非
常之大,我想到将来如果要到一个国际会议上去发言,我不能在让人家用这种话来问我
,因为我是中国人!

--
ft,又说我"本篇文章非常简短, 系统认为灌水文章."
: 我说话向来简洁明了,点到即止,不喜欢婆婆妈妈的没完.
: 我虽然客观上是在关税,你这样明说我也怪不好意思的.
: 怎么办呢,我只好在后面加空格了.
: -----难道你不会敲 s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