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tz~~过年了),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伪科普批判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Feb 2 03:13:06 2001), 转信
伪科普批判
第2期
总第274期
2001年1月15日出版
方舟子
十月间我去北京大学演讲,顺便参观了校门口的“风入松”书屋。一进书店门口就
见到摆着一个“科普专柜”,惊喜之后不由得又感到可悲,因为我发现里面有十几种宣
扬飞碟神秘现象、外星人光临地球之类的伪科普读物。“风入松”据说是一个品位较高
的书店,它尚且如此,其他书店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近在网上检索到首都图书馆为“2000北京科技周”推荐的百种科普读物书目,也
发现里面至少有1/4是宣扬飞碟、外星人、有神论、反进化论等神秘现象的伪科普读物。
即使是某些专家在创作科普读物时,也将科普和伪科普混为一谈,比如署名“哈佛大学
吴柏林”著的《人体革命》一书,里面就以“基因科学”的名义掺杂了“金字塔内冬眠
了4000年的猫”、“人类记忆可以移植”等伪科学内容。
这是我在中国才见到的怪现象。我在美国也并非没见到伪科学读物。事实上,美国
出版了大量的伪科学读物,中国的这类读物实际上是从国外引进的。这类读物的市场很
大,在商业社会自然就有供应者。但在美国,这类读物一般是由不入流的小出版社出版
的,严肃的大出版社极少为了赚钱而自坏声誉出版它们,专门出版科普读物的出版社更
与之无缘。而且,这类读物到了美国书店、图书馆,就被归入了“新时代宗教”一类,
不会掺杂在科普专柜之中误导读者。迄今我只见过极个别“科学神创论”的著作被放在
“进化论”书架上。我们对美国店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也不必太苛求,而且在这种
书的旁边就可以找到数量多得多的批判“科学神创论”的专著和进化论读物。
我希望中国的出版、图书界能够借鉴美国同行的做法。严肃的大出版社,特别是那
些以科普为已任的科技、教育出版社,应该与这类图书划清界线。书店、图书馆应该把
它们归入宗教、信仰、小说读物。这类读物打着科学的旗号,实际上对消费者构成了欺
诈。它们所宣扬的种种神秘现象,或者是不存在的,或者是可以有合理解释的:比如国
际考古学界早已证明用古代技术可以建造大金字塔,考古发现表明大金字塔的确是古埃
及人建造的,大金字塔的“神奇数学”有概率统计上的解释,关于金字塔的种种神秘现
象都是捏造出来的。
又比如,统计表明,在百慕大三角区失踪的飞机、船只数目实际上要少于周围的区
域,并不存在“百慕大三角区神秘失踪现象”;1947年在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附近发现
的“飞碟残骸”其实是用来监测苏联核实验的绝密军事气球,所谓外星人尸体其实是美
国空军用于试验飞行员紧急逃生的假人,等等。
有人辩解说,阅读这类神秘现象的读物,可以激发读者的科学兴趣,但这并不成为
这类读物归入科普的理由。正如阅读小说、童话、神秘、宗教读物也可能会激发读者的
科学兴趣,我们不能把所有这些读物都当成科普读物推荐。而且,靠阅读伪科普读物所
激发出来的科学兴趣,是一种扭曲的、虚假的兴趣。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怀疑、实证、
理性四个方面。伪科学读物所能激发的,至多是探索的兴趣,而与怀疑、实证和理性格
格不入。
如果读者在阅读了伪科学读物之后真的产生兴趣从事科学学习和研究,那么有三种
可能的结果:一,他继续排斥怀疑、实证和理性精神,从事伪科学的宣传和研究,那么
对科学普及和研究只能产生负面影响;二,他在了解了科学研究是真正如何进行的之后
,意识到受到伪科学的误导,丧失了对科学的兴趣;三,他接受了科学精神和方法,继
续保持对科学的兴趣而从事真正的科学研究。即使后者,也要经过一个痛苦的、困难的
脱胎换骨的转变过程。
可见,由阅读伪科学读物所激发的科学兴趣,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科学的兴趣,
应该通过阅读真正的科普读物来培养,比如科学伟人的传记、科学史上的争论故事、自
然界的奥妙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展望等等。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
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
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www.xys2.org),担任新语丝社社
长。
1998年起专门从事Internet开发和写作。为国内多家报刊科技版的专栏作者。电子
邮件地址:smfang@yahoo.com
从本期起,“经科时代潮”特邀请方舟子先生每月撰写专栏“方舟在线”,和读者
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super (I HATE G),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伪科普批判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Feb 2 03:29:41 2001), 转信
不同意
我一向认为有些人太霸道了
把所有与科学不同的观点都斥为无稽之谈而排斥
实际上
现代科学一直有许多解释不了的迷题
那又何妨听听别人的看法呢
对于外星人之类的言论
我一向是宁可信其有的
因为没法证明没有啊
【 在 TeacherZhang (tz~~过年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伪科普批判
: 第2期
: 总第274期
: 2001年1月15日出版
: 方舟子
: 十月间我去北京大学演讲,顺便参观了校门口的“风入松”书屋。一进书店门口就
: 见到摆着一个“科普专柜”,惊喜之后不由得又感到可悲,因为我发现里面有十几种宣
: 扬飞碟神秘现象、外星人光临地球之类的伪科普读物。“风入松”据说是一个品位较高
: 的书店,它尚且如此,其他书店也就可想而知了。
: 最近在网上检索到首都图书馆为“2000北京科技周”推荐的百种科普读物书目,也
: 发现里面至少有1/4是宣扬飞碟、外星人、有神论、反进化论等神秘现象的伪科普读物。
: 即使是某些专家在创作科普读物时,也将科普和伪科普混为一谈,比如署名“哈佛大学
: 吴柏林”著的《人体革命》一书,里面就以“基因科学”的名义掺杂了“金字塔内冬眠
: 了4000年的猫”、“人类记忆可以移植”等伪科学内容。
: 这是我在中国才见到的怪现象。我在美国也并非没见到伪科学读物。事实上,美国
: 出版了大量的伪科学读物,中国的这类读物实际上是从国外引进的。这类读物的市场很
: 大,在商业社会自然就有供应者。但在美国,这类读物一般是由不入流的小出版社出版
: 的,严肃的大出版社极少为了赚钱而自坏声誉出版它们,专门出版科普读物的出版社更
: 与之无缘。而且,这类读物到了美国书店、图书馆,就被归入了“新时代宗教”一类,
: 不会掺杂在科普专柜之中误导读者。迄今我只见过极个别“科学神创论”的著作被放在
: “进化论”书架上。我们对美国店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也不必太苛求,而且在这种
: 书的旁边就可以找到数量多得多的批判“科学神创论”的专著和进化论读物。
: 我希望中国的出版、图书界能够借鉴美国同行的做法。严肃的大出版社,特别是那
: 些以科普为已任的科技、教育出版社,应该与这类图书划清界线。书店、图书馆应该把
: 它们归入宗教、信仰、小说读物。这类读物打着科学的旗号,实际上对消费者构成了欺
: 诈。它们所宣扬的种种神秘现象,或者是不存在的,或者是可以有合理解释的:比如国
: 际考古学界早已证明用古代技术可以建造大金字塔,考古发现表明大金字塔的确是古埃
: 及人建造的,大金字塔的“神奇数学”有概率统计上的解释,关于金字塔的种种神秘现
: 象都是捏造出来的。
: 又比如,统计表明,在百慕大三角区失踪的飞机、船只数目实际上要少于周围的区
: 域,并不存在“百慕大三角区神秘失踪现象”;1947年在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附近发现
: 的“飞碟残骸”其实是用来监测苏联核实验的绝密军事气球,所谓外星人尸体其实是美
: 国空军用于试验飞行员紧急逃生的假人,等等。
: 有人辩解说,阅读这类神秘现象的读物,可以激发读者的科学兴趣,但这并不成为
: 这类读物归入科普的理由。正如阅读小说、童话、神秘、宗教读物也可能会激发读者的
: 科学兴趣,我们不能把所有这些读物都当成科普读物推荐。而且,靠阅读伪科普读物所
: 激发出来的科学兴趣,是一种扭曲的、虚假的兴趣。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怀疑、实证、
: 理性四个方面。伪科学读物所能激发的,至多是探索的兴趣,而与怀疑、实证和理性格
: 格不入。
: 如果读者在阅读了伪科学读物之后真的产生兴趣从事科学学习和研究,那么有三种
: 可能的结果:一,他继续排斥怀疑、实证和理性精神,从事伪科学的宣传和研究,那么
: 对科学普及和研究只能产生负面影响;二,他在了解了科学研究是真正如何进行的之后
: ,意识到受到伪科学的误导,丧失了对科学的兴趣;三,他接受了科学精神和方法,继
: 续保持对科学的兴趣而从事真正的科学研究。即使后者,也要经过一个痛苦的、困难的
: 脱胎换骨的转变过程。
: 可见,由阅读伪科学读物所激发的科学兴趣,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科学的兴趣,
: 应该通过阅读真正的科普读物来培养,比如科学伟人的传记、科学史上的争论故事、自
: 然界的奥妙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展望等等。
: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
: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 ,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
: 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
: 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www.xys2.org),担任新语丝社社
: 长。
: 1998年起专门从事Internet开发和写作。为国内多家报刊科技版的专栏作者。电子
: 邮件地址:smfang@yahoo.com
: 从本期起,“经科时代潮”特邀请方舟子先生每月撰写专栏“方舟在线”,和读者
: 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
--
一个人的死亡
是一场悲剧;
一百万个人的死亡
只是一个统计数字。。。。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haha (等待?),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伪科普批判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Feb 2 06:41:54 2001), 转信
这个方舟子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些东西还是值得一看的。
而且很多关于科技方面的东东的确很我们这边宣传的不是很一致。
那天看看新语丝觉得还行,就是不知道我们去是不是收费。
: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
: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 ,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
: 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
: 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www.xys2.org),担任新语丝社社
: 长。
: 1998年起专门从事Internet开发和写作。为国内多家报刊科技版的专栏作者。电子
: 邮件地址:smfang@yahoo.com
: 从本期起,“经科时代潮”特邀请方舟子先生每月撰写专栏“方舟在线”,和读者
: 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
--
be be active everyday.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boat (——★船儿★——),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伪科普批判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Feb 2 14:31:28 2001), 转信
很小的时候就有好多什么ufo,
尼斯湖水怪,大脚人,雪人,宗旨好多这种内容的书
mama总会卖给我看,要是我想看的话。
现在看来我的mama是没有文化的说,虽然她的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是
很好很好的。
【 在 super (I HATE 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意
: 我一向认为有些人太霸道了
: 把所有与科学不同的观点都斥为无稽之谈而排斥
: 实际上
: 现代科学一直有许多解释不了的迷题
: 那又何妨听听别人的看法呢
: 对于外星人之类的言论
: 我一向是宁可信其有的
: 因为没法证明没有啊
: 【 在 TeacherZhang (tz~~过年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 伪科普批判
: : 第2期
: : 总第274期
: : 2001年1月15日出版
: : 方舟子
: : 十月间我去北京大学演讲,顺便参观了校门口的“风入松”书屋。一进书店门口就
: : 见到摆着一个“科普专柜”,惊喜之后不由得又感到可悲,因为我发现里面有十几种宣
: : 扬飞碟神秘现象、外星人光临地球之类的伪科普读物。“风入松”据说是一个品位较高
: : 的书店,它尚且如此,其他书店也就可想而知了。
: : 最近在网上检索到首都图书馆为“2000北京科技周”推荐的百种科普读物书目,也
: : 发现里面至少有1/4是宣扬飞碟、外星人、有神论、反进化论等神秘现象的伪科普读物。
: : 即使是某些专家在创作科普读物时,也将科普和伪科普混为一谈,比如署名“哈佛大学
: : 吴柏林”著的《人体革命》一书,里面就以“基因科学”的名义掺杂了“金字塔内冬眠
: : 了4000年的猫”、“人类记忆可以移植”等伪科学内容。
: : 这是我在中国才见到的怪现象。我在美国也并非没见到伪科学读物。事实上,美国
: : 出版了大量的伪科学读物,中国的这类读物实际上是从国外引进的。这类读物的市场很
: : 大,在商业社会自然就有供应者。但在美国,这类读物一般是由不入流的小出版社出版
: : 的,严肃的大出版社极少为了赚钱而自坏声誉出版它们,专门出版科普读物的出版社更
: : 与之无缘。而且,这类读物到了美国书店、图书馆,就被归入了“新时代宗教”一类,
: : 不会掺杂在科普专柜之中误导读者。迄今我只见过极个别“科学神创论”的著作被放在
: : “进化论”书架上。我们对美国店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也不必太苛求,而且在这种
: : 书的旁边就可以找到数量多得多的批判“科学神创论”的专著和进化论读物。
: : 我希望中国的出版、图书界能够借鉴美国同行的做法。严肃的大出版社,特别是那
: : 些以科普为已任的科技、教育出版社,应该与这类图书划清界线。书店、图书馆应该把
: : 它们归入宗教、信仰、小说读物。这类读物打着科学的旗号,实际上对消费者构成了欺
: : 诈。它们所宣扬的种种神秘现象,或者是不存在的,或者是可以有合理解释的:比如国
: : 际考古学界早已证明用古代技术可以建造大金字塔,考古发现表明大金字塔的确是古埃
: : 及人建造的,大金字塔的“神奇数学”有概率统计上的解释,关于金字塔的种种神秘现
: : 象都是捏造出来的。
: : 又比如,统计表明,在百慕大三角区失踪的飞机、船只数目实际上要少于周围的区
: : 域,并不存在“百慕大三角区神秘失踪现象”;1947年在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附近发现
: : 的“飞碟残骸”其实是用来监测苏联核实验的绝密军事气球,所谓外星人尸体其实是美
: : 国空军用于试验飞行员紧急逃生的假人,等等。
: : 有人辩解说,阅读这类神秘现象的读物,可以激发读者的科学兴趣,但这并不成为
: : 这类读物归入科普的理由。正如阅读小说、童话、神秘、宗教读物也可能会激发读者的
: : 科学兴趣,我们不能把所有这些读物都当成科普读物推荐。而且,靠阅读伪科普读物所
: : 激发出来的科学兴趣,是一种扭曲的、虚假的兴趣。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怀疑、实证、
: : 理性四个方面。伪科学读物所能激发的,至多是探索的兴趣,而与怀疑、实证和理性格
: : 格不入。
: : 如果读者在阅读了伪科学读物之后真的产生兴趣从事科学学习和研究,那么有三种
: : 可能的结果:一,他继续排斥怀疑、实证和理性精神,从事伪科学的宣传和研究,那么
: : 对科学普及和研究只能产生负面影响;二,他在了解了科学研究是真正如何进行的之后
: : ,意识到受到伪科学的误导,丧失了对科学的兴趣;三,他接受了科学精神和方法,继
: : 续保持对科学的兴趣而从事真正的科学研究。即使后者,也要经过一个痛苦的、困难的
: : 脱胎换骨的转变过程。
: : 可见,由阅读伪科学读物所激发的科学兴趣,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科学的兴趣,
: : 应该通过阅读真正的科普读物来培养,比如科学伟人的传记、科学史上的争论故事、自
: : 然界的奥妙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展望等等。
: :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
: :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 : ,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
: : 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
: : 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www.xys2.org),担任新语丝社社
: : 长。
: : 1998年起专门从事Internet开发和写作。为国内多家报刊科技版的专栏作者。电子
: : 邮件地址:smfang@yahoo.com
: : 从本期起,“经科时代潮”特邀请方舟子先生每月撰写专栏“方舟在线”,和读者
: : 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发信人: boat (——★船儿★——),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Re: 伪科普批判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Feb 2 14:37:33 2001), 转信
国外的这些科学分类是很严禁的
不像我们,因为他们的科学都已经好几千百年了,
从古希腊时候就开始有科学的萌芽,
我们不能跟人家比啊
我们才发展多少年?
而且现在好多这种书,都是翻译国外的,也可以说
是资本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侵略吧!
我们只有发展了,才能彻底的根除这些违科学的土壤。
堵是不行的,要超越。
【 在 haha (等待?)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方舟子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些东西还是值得一看的。
: 而且很多关于科技方面的东东的确很我们这边宣传的不是很一致。
: 那天看看新语丝觉得还行,就是不知道我们去是不是收费。
: :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
: : 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 : ,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
: : 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
: : 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www.xys2.org),担任新语丝社社
: : 长。
: : 1998年起专门从事Internet开发和写作。为国内多家报刊科技版的专栏作者。电子
: : 邮件地址:smfang@yahoo.com
: : 从本期起,“经科时代潮”特邀请方舟子先生每月撰写专栏“方舟在线”,和读者
: : 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