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_bulleti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tz★斜阳照水●﹏﹏), 信区: CE_bulletin
标  题: 我对太空育种的质疑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Mar  3 12:58:10 2001), 转信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我对太空育种的质疑
□张建华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

  随着我国在太空科技上的突破,用太空飞行器搭载作物种子以进行“太空育
种”已操作了一段时间,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报导,已有多种太空蔬菜如“太空椒
”等出现在市场上,据说是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重达五六百克的“太空椒”,
像胳膊一样粗的“太空黄瓜”,1·4米长的“太空莲藕”,有报道曾作如此描
述)。参与太空育种的科学家解释他们的成功时说,太空的失重和说不清的一些
辐射诱导了种子遗传物质的变异,从而“蜕变”成了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

  这儿至少有两个问题他们回避了。一是如果真像他们说的,种子的遗传基础
由于辐射发生了变异,按照辐射是破坏DNA的原理,他们应该先看到大量的“
变坏”的变异才对,变好的变异应是极少极少的。几十年来在地面上一直进行的
用放射性来诱导变异的辐射育种一直未有好的成功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而目
前的太空育种仅用上数十克或百余克种子(远少于在地面上进行辐射育种实验时
所用的数量),也从未向大家展示大量“变坏”了的变异植株。

  第二个问题是他们未交待这些种子是如何获得射线的。如果在太空舱内就能
接受到射线,那太空飞行对动物和人还能安全吗?岂不是不能自圆其说!

  其实种子在吸水萌动前是处于休眠状态,细胞的生命活动暂时中止,是无法
感受失重的,所以由失重引起变异也站不住脚。

  国内目前的科研太浮躁,多急功近利。至今太空育种并未在任何权威学术刊
物上发表论文,反而商业性的炒作比比皆是。严谨的科学家和育种学家不知为什
么都不出声。

(南方周末2001.3.1.)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