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ling (我是猪,真的), 信区: MSE_express
标 题: 有人说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5月27日13:41:3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其实,据我了解,过来的很多同学,过得并不开心,至少,在别人问起觉得哪边比较好
的时候,我还没有听到任何人的答案是港大。
没错,从物质条件来说,在香港确实比在大陆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其他方面,确
是非常空虚。
香港是个没有文化的地方,在大陆习惯看文艺杂志的同学,现在还有多少会去买这里杂
志看的?很少吧,因为这里的杂志除了八卦的娱乐新闻和广告,还有什么。味同嚼蜡。
香港是个没有亲情的地方,对于我们过来的人,很少在这边有什么亲戚,朋友吧。至少
不象是在原来的学校,随时可以唤来一大帮的朋友,前呼后拥,去爬山,去狂歌,去夜
游。
香港是个没有内涵的地方,很多事情,不是以我们习惯的方式在进行的,有的时候,是
我们不可以理解的狂野,有的时候,又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传统,非本土人或多或少总会
感到一些无所适从。
问问过来的人,问问大家对于自己选择的态度,能抬头挺胸说自己不后悔的,能有几个
?
其实这是必然的,毕竟是在内地的那种文化环境中生存了20年的人,没有可能一下转变
,或许一时可以在喧闹当中忘记本来,但是,文化的烙印是人一生永远抹不掉的。
其实开始过来的时候,作为我本人,都是过得极其抑郁的。那时我以为,仅仅因为我的
北大情节过于严重,以致造成一种病态。我不停地写关于北大的文章,前后大概有几十
篇。有的时候,写完,人的情绪就好起来一点,但是,过不多久,又陷进去。
不怕大家笑话,我当时甚至跑到保健中心去拿心理健康的资料,觉得自己性情大变,在
北大,什么活动都干参加的一个人,竟然在这里怕见人,见到同班的同学,经常会选择
绕开他们走。
我当时以为,仅仅是我这样而已,但后来,缺乏现实施并不是如此,过来的人,有相当
一部分有或轻或重的这种心理。我可能是比较严重而已,因为前后所学两个专业跨度实
在太大,而工学院又实在是比较忙。
第一个学期,我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第二个学期,我在开始的时候,拼命的念书,可
是我发现我仍然是很费劲地跟在最后。其实我很清楚,自己不是学工程的料。我接触计
算机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可是到现在仍时常被人说是电脑盲。
经过一些事情的触动,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我用一年,来换以后。
于是整个世界对于我来说,赫然不一样了。
现在的我,总算是慢慢归于常态了。
不是我自己说,我的家人,朋友,了解我的,都说我心理素质比较好,或者说,是什么
都比较不在乎的那一类。而且我因为一些原因,对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一年
里,我很清楚自己的心理健康到过病态的范围。
在这里唠唠叨叨说自己的事情,或许给人一种人自以为是的感觉,但是我还是想说,只
是想告诉大家,其实有很多人是这样的。并不是单独的某一个人,或者说,仍在严重的
抑郁中的人们,并不是只有你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重新活过来的人(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觉得,重新活过来,不要以为我夸张了,
真的是这样的感受),我知道这样的感受,曾经以为是自己偏离于常态了,其实不是的
,多数人在这样的状况下,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反应。不能劝你想开一点,不可能,这
个我清楚。很难做到。试问生活的一切和预想完全偏离的时候,有谁能宠辱不惊,而且
,说句自负一点的话,我们过来的人,有哪个不是期望过人的。只能劝你多和一起过来
的同学沟通一下,不要怕,不要自己一个人闷着。
我觉得或许我们之间的沟通还是过于的缺乏了,如果可能,而且大家愿意,我觉得,多
组织一些活动不失为一个办法。上次01的烧烤活动就比较成功,大家也似乎确是很开心
。
多数心里有一定失衡的人,都有躲人的行为,我就是个例子,真的。但是我们自己人,
我想会好一点吧。
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有发生,就算不至于轻生,我也不希望再有同学有我上个学期那
样的状况发生。抑郁整日。
问题发生了,我们想办法解决,虽然那个同学我完全不认识,但是还是痛心。
别以为自己是孤单的,虽然有时候聚会,表面上都是一片平和,其实各人都有各人的的
难处,别怕,找人讲讲,如果说怕被笑话,找我好了,我算是跌倒了,但是已经基本爬
出来的人。很多这样的事情我多少可以理解。不敢说能对你有多大帮助,至少人个别人
的例子,可以供借鉴。
不仅仅该哀悼,更应该有所措施,阻止类似的情况再发生。
--
-- 一腔爱 一身恨
一缕清风一丝魂
仗剑挟酒江湖行
多少恩怨醉梦中
蓦然回首万事空
几重幕 几棵松 几层远峦几声钟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