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etun (我是一个烂人), 信区: MSE_express       
标  题: 写给rison和同样喜欢数字传媒的朋友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ue Jun  8 08:59:16 2004), 转信

看了rison的文章,深刻的为所包含的热情所打动。回想自己当年,也是抱着这麽一种热
情,加入了清华学生电视台,后来又自己搞blueink工作室。
   一晃四年过去了,从第一次独立完成节目到现在,已经三年半了。这三年半里,除了
第一年以外,提高的真少,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在文的方面积累不够。过于强调技术。
以前在清华台的时候,我是负责技术的,也是技术最全面的之一,往往单枪匹马就完成
一个节目的制作,还自以为很牛。可是等到我快退出的时候,我才慢慢领悟到,自己
和别人差距是多么的大。以视频工作室为例,我当时组建的工作室里除了我,还有一个
兄弟和两个小姑娘,都是传播系的。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技术的确不怎么样
(看看那个寻找阿南就知道了),但是随着慢慢的实践,他们对于文学上积累的巨大优势
很快就体现了。那个兄弟看过几乎所有能看的电影,而那两个女孩在写作上的底蕴也
体现在了制作中的想象力上。暑假的时候,他们跟着李希光去实习,回来做了一个片子
,就可以拿到中央台去播了,仅仅也是以同样的设备。而我呢,仅仅是在做老一套的
东西。
   就象这次的DV,不是我抬举自己,这样的制作水平早在大二上半学期我就可以达到,
但是现在,我还是只能做一样的东西。还是因为自己文的积累差。而如果我把我自己的作
品给以前的伙伴看,相信他们可以轻易的挑出一大队毛病来,比如镜头没有想象力,
表现力不够等等。
  所以rison,我之所以写这个,是希望你能够不要走我走过的弯路。一个好片子
就象那个《我的女友叫小薇》,主要的功夫是在策划上,包括前期的剧本,分镜等等,
至少占70%,余下的30%才是制作的技术。以《我的女友叫小薇》来说,拍摄和制作的
技术只能说一般,很多镜头连基本的白平衡都没有保证,但是它的剧本和策划很牛,
再加上一个不错的编辑,就能完成一个不错的DV了。其实有很多的片子,无论是DV
MTV还是电影,并没有用复杂的技术,而依靠精心构思的镜头组合,同样达到了很好
的效果。比如王光良那个第一次的MTV,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很容易的达到
,但是为什么清华至今做不出同样水平的东西来?关键是在策划上。
  我个人觉得,无论是DV也好,flash也好,软件只是一种工具,想做什么效果,现学
完全来得及,而最关键的,是应该培养知道什么地方该用什么的能力,这是要靠积累的。
多看看电影,多看看别人的作品,吸收和模仿好的创意,就可能长进的比较快。比如做
运动类的,可以多看看学学中央五的创意和节目制作,把那些自己觉得不错的处理方法
拿过来,就又有了小小的进步。
  早上起来看见你的帖子,又罗嗦了一大通,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
怎么一个烂字了得!


※ 修改:·hetun 于 Jun  8 09:06:23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75.142]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5.14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