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din (Even a sorceress...), 信区: MSE_express
标 题: Re: 写给rison和同样喜欢数字传媒的朋友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Tue Jun 8 13:44:14 2004), 转信
re
hetun对DV制作的理解的确比较深入啊!
我觉得,内容与技术是两个相互依存的事物。 一部好的片子,对于这两者的要求都是很高
的。 那些专业的制作群体,策划,编剧、摄相和导演都是不同的人。 因此,对于他们来
说,一个编剧可以对拍摄和制作过程知之甚少,却完全不影响他写出一部好剧本。而对于
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没有那么多专业的知识,凭的都是自己的热情与兴趣。 往往从策划到
拍摄,再到后期制作,都是同一个人。 而每个人都是有他的特长与不足的,也许他擅长拍
摄与制作,但不擅长策划与构思,这才是一个正常的人。如果一个人样样精通,登峰造极,
那可以肯定,他肯定是一个在故事中被编造出来的人。
我觉得hetun的拍摄和制作技术绝对是相当出色的,即便是他说的那几个电视台的ddmm也不
能比的。也就是说,他可以通过镜头,把自己想表现出来的意思完完整整的表达出来。这
就是他的优点。至于他说的文的方面,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修养,与观察各种事物的深
度有关。 这是需要时间与丰富的经历来磨练的,仅仅从技术方面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hetun已经是一个优秀的制作人才,我觉得你可以试着与别人合作,也许生活中有很多人有
很有创意的想法,却无法表现,你就去帮助他们把它表现出来。这才是你的特长,取长舍
短,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能力,这是一条路。
另一方面,如果hetun想在节目制作方面再发展的话,我觉得你就要走下你现在的神坛,踏
踏实实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去关注那些文科生更关注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沉
淀自己的人生体会。这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沉淀的越多,你能做的就越好。厚积薄
发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记得查找关于中国文化的资料时看到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如果把制片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
的话,应该还是很有收获的:
对于中国文化,专于一门的总易流入匠气、俗气,终究格调不会高。在中国文化体系中,
专画画为小道,末技。因为比画高的有书法(包括金石艺术),当书法家比当画家难;
书法之上又有文学,当文学家又比当书画家难;文学之上还有古典的哲理音乐,如“无
弦之琴”,“无声之乐”皆是有相当修养的知者之间才能共聆共鸣的!再上一层是中
国的古典哲理:老庄、禅、易经与儒学。反过来看,你要让自己的画高超不凡,就要
有它上头几层修养!西汉杨雄讲画为心画,心境高了笔下自然不同凡俗。
这段话,是著名画家李苦禅对其次子李燕讲的。我想对于京剧来说,专于演剧的只
能成为好的演员或艺匠,而要想成为大师总得有高层次的修养。
【 在 hetun (我是一个烂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rison的文章,深刻的为所包含的热情所打动。回想自己当年,也是抱着这麽一种热
: 情,加入了清华学生电视台,后来又自己搞blueink工作室。
: 一晃四年过去了,从第一次独立完成节目到现在,已经三年半了。这三年半里,除了
: 第一年以外,提高的真少,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在文的方面积累不够。过于强调技术。
: 以前在清华台的时候,我是负责技术的,也是技术最全面的之一,往往单枪匹马就完成
: 一个节目的制作,还自以为很牛。可是等到我快退出的时候,我才慢慢领悟到,自己
: 和别人差距是多么的大。以视频工作室为例,我当时组建的工作室里除了我,还有一个
: 兄弟和两个小姑娘,都是传播系的。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技术的确不怎么样
: (看看那个寻找阿南就知道了),但是随着慢慢的实践,他们对于文学上积累的巨大优势
: 很快就体现了。那个兄弟看过几乎所有能看的电影,而那两个女孩在写作上的底蕴也
: 体现在了制作中的想象力上。暑假的时候,他们跟着李希光去实习,回来做了一个片子
: ...................
--
天是蓝色的,因为海是蓝色的
海是蓝色的,因为水是蓝色的
水是蓝色的,因为你的泪是蓝色的
不要再流泪,那样的蓝,太忧郁……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219.224.175.3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