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ickyyj (hi.baidu.com/nbee), 信区: MSE_express
标  题: 李建保建议在西部建立国家研究中心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Mon Mar  5 20:44:00 2007), 转信

《青海日报》2007-03-05 

  (记者孟军)西部地区靠什么实现新的发展?青海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建保在全国“两会”上呼吁:西部发展要保持后劲不减,高层次科研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李建保对青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常自称为“青海人”。2004年至2005年,李建保应青海省委、省政府邀请和清华大学委托,放弃炙手可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到青海大学担任了三年校长职务,使青大在方方面面支持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科研实验水平、教学质量实现了全面提升,并一跃成为省部共建重点学校。他本人成为中组部、中宣部联合推出的全国典型。三年期间,李建保不仅对西部教育现状有深刻的认识,对西部科研水平也有深刻了解。

  他认为,西部大开发实施8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包括青海省在内的所有西部省市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人民受惠于西部大开发,西部人民感谢西部大开发,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后的今天,西部的后续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支撑。

  他算了一笔账:西部大开发开始时的1998年,全国大学生的招生人数为100多万人,2006年已经达到540万人。1998年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人数分别为5万人和1.5万人,到2005年已经增加到31万人和5.5万人,分别翻了好几倍。但是,培养的这些人才中,许多人从西部来,到东部去,并最后滞留在东部。来自北京市的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市每年增加的50多万人的新增人口中,大部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在北京就读的大学生毕业后,其中的20%以上以各种原因滞留在北京。高校招生成为一个“虹吸管”,源源不断地将西部的高学历青年人才吸引到东部,却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促使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再回到西部去。西部与东部的人才落差,正在进一步增大。

  为此,李建保大声疾呼必须尽快建立一个引导和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艰苦地方去的机制,而且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他说,尽管国家许多部委已经注意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中,西部人才和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教育部的春晖计划、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计划,中科院的“西部之光”计划,科技部的“西部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地区专项基金等。交通部为了适应这些年来西部大规模交通建设所遇到的、大量而具体的特殊问题而设立了西部交通专项。中组部和团中央还设立了博士挂职团,每年派出一批青年博士到西部省份挂职锻炼等。这些项目,从不同的侧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再例如,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规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浙江大学对口支援宁夏大学等。这些工作都取得一定实效,但还是远远不能改变后继乏人的现状。原因是这些计划的实施,没有将人与项目挂钩,没有考虑到人在西部的事业舞台,没有考虑到离开西部后事业的连续性。项目没有延续性,人员也没有连续性。在许多情况下,去的人只是增加了经历,做的项目也只是为了科研经费,或者解决了某个临时的难题。实施的西部人才和西部项目虽然是一批又一批,但那是阶段性的,能可持续发挥作用并后续效果长久的人员和项目,就凤毛麟角了。

  针对以上“病症”,李建保建议国家拨出专款,每年在西部最穷的5个省份,建立3-5个国家级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由国家全额拨款资助运行;其中的科研人员实行全国公开招聘,每人每任期不少于3-5年;给予比较充分的科研经费和科研设施条件,吸引高学历的年轻人到西部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科研活动,主要工作是培养当地人员、传播科学知识、活跃科技氛围、解决实际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政府同时要遵从科学发展规律,对上述政策坚持10年至20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西部经济和社会实现与东部的协调发展。

  他还建议国务院设立相应机构,协调国家几个相关部门统筹对西部人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并从国家层面上,设立科技项目、兴建示范基地、培养领军人才,重奖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促进西部教育和科技向纵深发展。

 

(http://news.tsinghua.edu.cn)

--
        
 ┏^ǒ^*★*^ǒ^*☆*^ǒ^*★*^ǒ^*☆*^ǒ^ ┓
 ┃╭の╮┏┯┓┏┯┓ ┏┯┓┏┯┓  ╬  ┃ 
 ┃ ╲╱ ┠最┨┠爱Lovの靓┨┠颖┨╭║╮┃ 
 ┃┗恋┛┗┷┛┗┷┛ ┗┷┛┗┷┛ ╲╱ ┃ 
 ┗^ǒ^*★*^ǒ^*☆*^ǒ^*★*^ǒ^*☆*^ǒ^ ┛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59.66.17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