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aosi (独孤求胜), 信区: MSE_express
标 题: 说说我们的戏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6月05日10:39:4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昨天喝酒去了,所以今天才发这文,hehe.
上面的那个剧本是我们采排时所用的,其实与最后演出颇有些出入,原因很简单,它经
过了我们全组人员太多太多的打磨。
剧本的灵感很显然来自joke上的那篇《跳楼记》。当年看完之后心有所感,想剽窃出一
篇东东,但苦于没有头绪,所以罢了。后来,从班头儿那里得到了晚会的通知,就把那
个念头用在了话剧上。
基本骨架定了下来,就得往上添肉了。为此,我把水木joke版翻了个遍。大话西游的东
东用的太多,太滥了,所以还是用一些新鲜的原创比较好。于是什么鲜橙多、此间的少
年统统都被大卸八块添了进去。
我当时很自豪的说:周星星算什么?我们有水木joke版!这句话现在想起来可笑。虽然
星星的语言没怎么用,但到后来老大从梦里醒来的那段,白痴也会看出是抄大话西游的
,看来经典就是经典。
说到这里,我得特意感谢一下孙立师兄,他为我出了好些点子,我也不客气的把他出的
点子都用上了。换句话说,没有他,我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剧本,再次感谢。/bow
剧本出来了,就是演员喽。其实话剧真正成功的因素在于演员的素质,有时一特别一般
的本子,找一个好演员,也会有非常出色的效果。这次我们班的小品就是个例子。
剧本里的李亮亮和曾阿牛是以我们班两位同学:李亮亮和曾玉刚为原型写的,比较幸运
的是,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之下,二人就范,都参加了演出。亮亮就不用说了,充分显示
出材8第一猛男的实力;老曾确实是真不容易。老曾四川口音较重,说话快了大家都听不
清,而且他有一大段台词取自于《大腕》,那种北京风味让他来表演难度可想而知。但
老曾的确是够狠,那几天就看他像发臆症一样,嘴里不停的背那一大段台词,虽然噪声
扰民,但成果显著,大家也都看到了。
饰演老三和老四的邵洋和张晗其大功并不只在演戏上。他们为这出戏设计了不少非常有
意思的动作,使全剧充满了活力。
王铁军么,DS这家伙的表现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平日里就是那么样的一个家伙,演戏肯
定差不了。结果我猜对了。
有意料之中就有意料之外。第一男主角梁江就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嗓音条件不是很好,
偏低,而且五音不全,这从他在戏里唱的那个“天上掉下个林MM”就可以看出,真的是
惨不忍闻。但最后上台的结果是,他完完全全成了光彩照人的大帅哥,恐怖的表演实力
让我至今感到不寒而栗。这家伙的表演潜力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至于说是宋洋。。。。。。大家都听到她一上台时台下的尖叫了吧。。。。。。
其他演员:何锦涛、赵樱、蒋军、武涛也都是兢兢业业,尤其是何老大,基本演出了一
个农民企业家的风范。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管灯光的赵铌,跑上跑下忙个不停,我去找她,让她谢幕时一起上
场亮相,算是对她的感谢,但她却死活不干,说是管灯光时分不开身。hehe,很可爱的M
M^__^。
最后,我们大家在一片掌声之中下台鞠躬,我知道,那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们的
生活,我们的戏,在这个小小舞台上发生了共鸣。一瞬间,一个星期以来排练的辛苦都
化成了喜悦。我想,我们已在毕业的纪念册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我们的《有梦的年纪》没有83《七龙珠》那样凝重而煽情,没有81《大话西游》那样喧
闹而豪放,有的只是我们82自己的风格,一点点忧郁,一点点小资,一点点笑。能在笑
声中互道珍重,我想,够了。
(不过对于我来说,最得意的地方还是能把MAX八稚女搬上舞台,那真的是太爽了。。。
。。。。)
--
一个人只要有一颗牛的心,他就不再是人了,而是牛~~~~~~人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