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yz (0^^0), 信区: MSE_express
标 题: Re: 张文征老师慷慨解囊捐助贫困学生(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6月09日13:25:4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哦,是韦老师吧,刚看清楚,唐突了。
很佩服你的那种心态,做到了“走自己的路的”那种境界:)
可是,你不能说“超脱而又积极理解和研究”不是我们民族的习惯,这个
历史应该是有很多例子的,至于当前为什么大多数人(我想应该不只是
我自己)失去了这种心态是有很复杂的社会原因的。
有些问题是不能回避的,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完善自己,整体就会好
起来”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可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不得不忍受很多无
奈,而且其结果还是或未可知的:不知道忍受无奈能否最终成为可以抗争
的力量(生命有限,能力有限);在这种忍受的过程中可能会失掉一些
品质(这一向被认为成长的内容之一)。
在这里,个人的价值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分歧了。然而脱离的现实去谈论一
些过于理想化的东西是不是很不实际,所谓“民以食为天”大概讲的就是
这个道理。
如果个体都不存在了,那么个体的力量又如何体现呢——真得很矛盾,
很郁闷!
【 在 weidan (灵)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研究,本来就需要安静的心态,需要悠闲的心。
: 对所有中国孩子来说,这都不容易。这种超脱但是又
: 积极理解和研究的心态,不是我们民族传统习惯的心理。
: 必须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才可以。对我个人来说,从读
: 大学算起,至少用了15年的时间。
: 【 在 xyz (0^^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可是,当今的实际情况是,任何纯粹客观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就是那些
: : 所谓的“新发现“也难以完全抛弃主管的东西——功利已经严重的影响
: : 到了科研/学术。而且这种情况有着日趋严重的倾向,或者说在一定意义
: : 上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东西存在都要有它的物质基础,而科研作为一
: .................(以下省略)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