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aopeng (保卫钓鱼岛), 信区: MSE_express
标  题: 数学大师苏步青
发信站: 听涛站 (2003年03月18日13:36:2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苏步青,出生于1902年9月,浙江平阳人。中学毕业后赴日本深造。
先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后转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27年
毕业,进入该校研究生院,193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前,苏
步青在一般曲面研究中发现了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这是几何研
究中的重大突破,在日本和国际数学界引起反响,被称为“苏锥面
”。同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
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
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困,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
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
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过一代
,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地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把他作
为对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
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自己,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
材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
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
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问题和工作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
养了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
    苏步青认为,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好的效果,除了教学经验的
积累,主要是依靠科学研究,对新学科发展加强了解。在从事教学
的过程中,他不断出版新著,主要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
面概论》、《仿射微分几何》和《苏步青数学论文集》等10多部。
发表论文150多篇。他在仿射微分集合方面的高水平工作,至今在
国际数学界,仍占着无可争辩的地位。
    1972年,苏步青和他的两位学生到江南造船厂参加船体数学放
样的研究,建立了厂校合作关系。经过4年多的努力,他们和江南
造船厂的同志合作,解决了船体线型光顺问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
奖。此后,苏步青更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重视
基础科学的研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创性地将这些理论和
方法,应用造船、汽车、建筑、服装等行业。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
,苏步青到复旦大学任教授兼教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
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任复
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78年被任命为校长,
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
    苏步青从1927年起,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他
多次获得国家级嘉奖,如论著《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空间曲
面论》,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船体数学放样项目
,获199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获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计算几何》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从事教学工作60多年,讲授过微分几何、曲面仿射理论等多门课
程,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工作者。
    苏步青193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数学会,被推选为《中国数学
学报》(旧刊)主编。1951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以后历任副理
事长、名誉理事长。1979年创办《数学年刊》,任主编。还担任第
一、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1981年被批准为基础
数学博士生导师。历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
协副主席;第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
国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
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从1955年起,曾到日本、苏联、保加利亚、德国、罗马尼亚、
匈牙利、比利时、法国、泰国讲学,日本创价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
学位。
    苏步青爱好我国古典诗词、书法,发表过诗词500多首。1985年
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


--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爱好和平的
但那是太过奢侈的梦
※ 来源:·听涛站 bbs.tingtao.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9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