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ECMSTA (土木工程系和建设管理系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信区: civil_express
标 题: 挑战杯章程和时间安排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Mar 13 22:38:56 2005)
清华大学第二十三届“挑战杯”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展览规程
一 宗旨
第一条 2005年清华大学第二十三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览将于四月
举办,本届科展通过展览近一年来我校学生课外科技成果,评选并奖励优秀作品,邀请社
会各界人士参加技术交流,表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突出的系(院)、班级、学生个人,交
流各系(院)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向更广
更深的层次发展,培养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和校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科技骨干人才,弘扬“崇尚科
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激发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
二 时间和地点
第二条 本届竞赛暨科展的时间定于2005年4月23日至4月24日举行,地点定在综合体
育中心旁边的网球场。
三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教务处
清华大学科技研究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
清华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科协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医学院科协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化学系学生科协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科协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科协
第三条 本届科展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研究院、校团委指导,校学生科协主办
。科展设立组委会,负责科展的组织和筹备工作。组委会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四名并下
设秘书处负责科展的日常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两名,成员若干名。
第四条 科展设立评委会,主持参展作品的评比工作。评委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四
名、评委若干名。评委由各系推荐老师、SRT计划项目评审组老师及校外科技、企业界知名
人士组成。
四 参展资格
第五条 凡2004年12月31日以前注册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及专科生(在职
本(专)科生,在职博(硕)士生,论文博(硕)士生除外)均可参加本次科展。
第六条 参展作品必须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入学前工作、学习时完成的作品不
在参展范围内)、且未参加过前二十二届挑战杯科展(或曾参加过但又有重要改进)的成
果,同时必须是已通过本系或种子基金组委会项目立项审批考核的作品。参赛作品可以是
学生独立完成的SRT项目,但在申报时应注明。
第七条 参展作品必须是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且是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独立完成的学
生课外科技作品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即主要构思、设计及制作工作由学生在课外时间
独立完成,可以有教师指导,但以教师名义报过成果的不能参展)
第八条 参赛作者必须拥有对作品的所有权,必须保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工业产权或技术秘密。如出现有关纠纷,责任完全由参赛作者承担。
第九条 本届科展不接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项目及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有危害的
项目。
第十条 参赛作品涉及下述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
不予评审:
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的证明
;
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
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上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
的文章;
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的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对应的
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 其他须国家有关部门实现批准或许可方可参赛的作品;
第十一条 参展作品作者的资格须经作者所在系(院)的科研科、教务科或研究生科
审查,加盖系公章生效。
第十二条 组委会将对作者及作品的资格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参展资格或有弄虚作
假现象者核查属实后,立刻停止其参展,对已获奖的将追回所获得的一切奖励及荣誉,并
以适当形式公布。
五 参展办法
第十三条 本届科展以系(院)为单位报名参加,参展同学向所在系(院)申请,经
各系(院)批准,由各系(院)科协根据规程及有关文件(《科展通知》及《作品须知》
等)向科展组委会申报,本届采取网上报名与纸制作品申报同时进行的方式。
第十四条 个人可以直接向校学生科协申请,经科展组委会批准后参展。科技类协会组织
制作的作品可以协会名义直接向校科协申请参展并可参与评比。
六 作品评奖原则
第十五条 参评作品评分方法细则另有文件通知。
第十六条 本届科展将分别评出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奖作品。获奖作品数量及比例如下
(可视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奖 项 总 数
特等奖 1(可空缺)
一等奖 10
二等奖 20
三等奖 30
创新奖 10(最多)
最佳展示奖 10(最多)
本届科展获奖作品数量原则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各占50%,但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参展作品分制作、软件、论文(不包括译文)三类进行评奖,凡含有硬件制作的作品均参
加制作类评奖。上述三类作品的评奖比例原则上为制作约占50%,软件和论文约共占50%
。其中,特等奖、第一、二、三等奖主要由作品总分决定,创新奖则主要由该作品创新性决
定,并由评委老师联合推荐。最佳展示奖由参观展览的同学投票选出。创新奖不受比例限
制,且与其它奖项并不冲突,即同一作品可同时获得创新奖和另外一奖项。
第十七条 科展评比时所有系(院)按学科范围共分为六个组:
第一组: 自动化、计算机、电机、电子、医学院、软件学院
第二组: 精仪、工业工程系、机械、汽车、热能、力学
第三组: 化工、材料、化学、生物
第四组: 水利、环境、土木、建筑
第五组: 工物、物理、数学
第六组: 人文社科学院、经管学院、法学院
此种分类方法仅限于作品评比工作。评比时分别由各组评委老师对本组作品进行评分。各
系所有上交作品必须写明各作品即将送交的评审组,所有作品经评委会审查后,将送交相
应评审组参加评比。
第十八条 本届挑战杯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甲组院(系)的评审时间为60分钟,乙组院
系的评审时间为50分钟。各院系可以在本院系作品的总时间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
件作品的答辩时间。评审期间,各院(系)需要安排作者讲解,回答老师提问。
第十九条 在科展作品正式评比前,由各系科协组织系内老师对本系参赛作品进行预答辩
,并在作品评分表上注明该作品预评时老师的评语,以作为该作品正式评比的参考。
七 “挑战杯”计分方法
第二十条 科展设团体流动奖杯––––“挑战杯”,以奖励团体总分(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生的作品分数均计入)第一名的系(院)。计分方法如下:
团体总分=作品基本分+获奖作品得分+作品附加分
1) 作品基本分说明:
各系上交作品加分计算,满分100分。参评作品甲组系交12件、乙组系交10件,得分为50分
,经核实后,在此基础上少交一件扣5分,多交一件作品甲组系加4分,乙组系加5分,加满
100分为止。
甲组: 自动化、计算机、电机、电子、精仪、机械
乙组:汽车、热能、力学、化工、材料、化学、生物、医学院、水利、环境、土木、建筑
、工物、物理、数学、经管学院、法学院、工业工程、软件学院、人文学院
2)获奖作品得分说明:特等奖100分/件,一等奖80分/件,二等奖40分/件,三等奖20分/
件,创新奖10分/件,最佳展示奖10分/件。上交作品时请明确第一作者,跨系合作的作品
,得分加到第一作者所在系。如作者一致同意在创作中几名作者的所发挥的作用相同,则
作品的得分平均分给作者所在系。
3) 附加分说明:附加分实行封顶,最高为50分,加分办法如下:
对于参加其他“挑战杯”体系科技赛事(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结
构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得一定奖项的作品,采取特等奖和一等
奖向所在系加20分/件,二等奖加10分/件的原则(对于非相关专业同学的获奖作品加分时乘
1.2的加权系数)。同一比赛每系只取前两名作品计入附加分。对于在上列赛事中获奖并参
加本届科展的作品,若获奖,将只计所应加的最高分。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获奖作品除计入系总分外,另在研究生范围内,各系单记成绩,提供
给研究生院,作为研究生院的一项竞赛活动。
第二十二条 本届比赛设立“最佳组织奖”5名,以表彰组织工作出色,报名踊跃,时间控
制较好的系。该奖由校团委,校学生科协颁发。
八 其他
第二十三条 各系排名
1.各系科展成绩按照总分排名,总分第一名的系即为“挑战杯”奖杯得主。
2.如果两个或多个系团体总分相等,则以每系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数决定名次;若一等奖作
品数相等,则以二等奖作品数决定,依次类推。
第二十四条 本届科展将从参展作品中挑选具有一定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项目,上报学
校,列入学校的SRT计划,同时加入第九届全国挑战杯备选项目。
第二十五条 本规程解释权归校团委和校学生科协。
教 务 处
科技研究院
研 究 生 院
校 团 委
校学生科协
2005年3月
2005年“挑战杯”科展进程安排
各系科协工作时间表:
 3月9日,基层科协主席例会。下发科展章程,科展进程安排,评委推荐表,
作品申请表,各系送交作品须知,系内预评表。
 3月10日——3月30日,各系收集作品,系内预评,整理作品资料(作品简介
和论文类作品全文)
 3月23日,基层科协主席例会,上交本系评委情况表
 3月30日,基层科协主席例会,上交系内预评情况表,作品申报表,参赛作品
资料
 4月1日——8日,校科协整理各系作品资料,将情况及时反馈各系;各系进行
作品调整,各院系制作展板
 4月8日,院系科协上交展板
 4月8日——4月10日,校科协审核展板
 4月10日——4月20日,展板制作
 4月8日——15日,校科协对作品资料做最后调整(相应展板分为两次提交给
展板制作公司)
 4月15日,第一次评委会。会上将作品资料交给相应评委
 4月16日——22日,评委阅读作品资料
 4月19日——4月20日,公司布展
 4月21日——4月22日上午,院系科协布展
 4月22日下午,评委老师参观院系展区
 4月23日全体,现场评审
 4月24日,开幕式
评审时间安排:
 第一次评委会(4月15日):评委领取作品资料和大赛相关资料
 第二次评委会(4月22日):重申评审工作安排,查看现场展区
 参观评审(4月23日):由评审组长和工作人员带领评委到本组相应展棚参观
作品,听取作者介绍,耗时大约6小时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建设管理系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 来源:·BBS 听涛站 http://tingtao.net·[FROM: 219.224.148.190]
附件:
1-第二十三届挑战杯-章程.doc (52736 字节)
附件:
2-第二十三届挑战杯-总体时间安排.doc (27136 字节)
附件:
6-各系送交作品须知.doc (44032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