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晨钟霁雪~旧雨新知), 信区: Civil_Express
标  题: 楼顶:你看城里人那点出息!
发信站: 听涛站 (Tue Dec 14 03:19:40 1999), 转信

今晚在多厅看完了《楼顶》。

一直惴惴于顶灯爆裂,火花迸射到二可的家里,引燃大火什么的。因为我已同多厅的那
个朱师傅签下生死状,出现火灾事故我是直接责任人的。

去年作评委,今年作消防负责人。总之是不能安心地看戏。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今晚的《楼顶》演得非常成功,闭幕时的掌声是最好的评价。

****************************************************************************

                                  (一)
《楼顶》演绎了城里人姿态万千的心理世界。一个个为钱,为爱,为寻找刺激,为辟谷
的名声,或者就什么也不想,整天忙着。一个个假惺惺,又有点真正经。

王二可是整部戏的绝对中心。他来自乡下,穿着一套23#扫楼师傅的上衣和靴子,以他的
乡巴佬的思维与其他人不断地进行火花般碰撞。在这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城里人的心理百
态,也认识了王二可。

在二可那里,没有什么矫揉造作,没有什么假惺惺,真正经之类的。因此当林小姐问他
她可不可以作他的媳妇时,二可立刻回答不愿意。因为他确实不愿意。二可没什么大道
理,只有自己的一套小想法。这就是结尾时他对着白云肚子和观众吼的那些初听起来毫
无意义的话,然而这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做人的基本道理。林小姐他们“喜欢”二可,
就因为二可是乡下人,不同于城里人,有点真实的味道。但这种“喜欢”,我猜测不会
太高于对娇娇的“喜欢”吧。在这点上,二可有点直觉上的聪明。

结尾是混乱,是崩溃。这样的环境里,除了这个结局外还会有什么别的吗?

我们中大部分人原本不是生活在城里的,在这里呆久了,大笑的同时就忘记了我们原本
就是二可。

刘西拉问: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人?我想:至少不要离开二可太远了。

****************************************************************************

                                  (二)
如果本戏能有再演的机会。对王二可这个人物应再加琢磨。现在的王二可,当他是主角
时,是王二可;配角时,就不知道是谁了。动作夸张,表情生硬。另外如男人推销墓地
时,我觉得王二可不应该和白云,贾师傅那样一个想法,我想听到二可自己的声音。

****************************************************************************

                                  (二)
今天晚上的儿艺的演员石俊辉(?),96年《楼顶》王二可的扮演者,听到清华上演这部戏
,急急忙忙地赶来。可能因为路不熟,从东门外下车,一路走到多功能厅。这种敬业精
神十分令人敬佩。

中戏的导演郭爽每次排练都是提前十分钟第一个到场地。今天演出结束后,我们向他的
一直无偿地指导表示感谢。他只是说:你们组织了这场戏,我们来帮助排练是完全应该
的。如果以后再有演出,如果他不行,可以推荐其他师弟师妹来排戏。

我觉得这里没有什么高调,就是一种为了戏剧这种艺术一心投入的精神。

--
※ 修改:.TeacherZhang 于 Dec 14 03:21:38 修改本文.[FROM: bbs.foundernet.edu]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bbs.founderne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