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lidwater (慢慢融化), 信区: civil_express
标 题: 结管分流信息资料1
发信站: BBS 听涛站 (Sun Mar 14 10:19:57 2004), 转信
发信人: aristonyuan (gloomy), 信区: DC
标 题: 结管分流信息资料1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Mar 13 12:58:45 2004)
这里是去年系会搜集的一些资料,现在发确实很晚了,但因近期系会刚刚换届正在招新,
事情较多,人手不足,去年的资料又不是很好找,所以现在才发,希望还能有哪怕一点作
用。
(附件为doc版)
前言:这是学生会为同学们结管分流作参考提供的一个小册子.主要内容是期中的时候征集
的一些问题的回答,还有一些师兄师姐的经验之谈.限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
难免,一些政策上的问题,如果在学校的学生手册及本希培养计划等文件上能找到的,请以校
、系的资料为准.这个册子分两大部分:FAQ篇和文摘篇。其中,FAQ篇又包括“有关课程,
推研,就业等问题”和“有关一些说法的回答”两部分,文摘篇又包括“专门给女生的话
”和“个人选择时的一点想法”两部分。
好了,就介绍这么多,剩下的,就要你好好研究了。
结管分流之FAQ篇
一.有关课程,推研,就业等问题
1.结构和管理的课程差异?课业压力?研究方向?
答:现在院里有很多平台课,大家都学.其实在一些基础知识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一
些很专业的课上才有区别. 其实管理和结构的课程在本质上就有差异,一个偏向于管理这一
块,一个偏向于工科.课程本身的难度和课业的多少就没有可比性.课业少,不一定学起来就
轻松,要求的程度不一样.(赵衡)
结班和管班的课程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结班更多的是技术类的课程,管班则以工程项目
管理和房地产两个部分为主,同时两者的思维方式也将逐渐发生差异,结班具有强烈的工
科的氛围,而管班则更倾向于经管等系。我认为管班的课程与结班相比,更倾向于一种软
科学,看起来似乎很容易掌握,但是事实上其中的学问很大,入门容易,精通很难,有所
心得有所创新更难.我个人觉得,这部分的内容,最好能以两系老师的说法和成文的文件
(如教学计划)为准。因为有些内容如学位等,我们不会很清楚,有的内容如课程安排等
,每年都在变化,特别是对于建管系,由于刚刚建系,很多事情都没有定型,变化很大,
因此还是需要咨询老师为准。(佚名)
分流后,建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会增加一些经济和管理类的课程,相应的一些力学和结构
的专业课程就没有了,例如材料力学(2)、理论力学(2)、结构力学(2)、钢结构、c
ad二次开发等。课业的压力个人觉得还是结构专业大些,尤其是一些专业的课程设计,会
占用很多时间。从字面上,结构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结构的计算和设计,建管则主要是
建设项目的管理,不过将来读研深造时,专业会分得很细,结构专业会分成各个教研组,
例如工程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结构力学、防灾减灾、测量、工程材料、
交通等。建管方面有房地产、工程项目等。(王继锋)
结学结构较多,管学管理较多,压力差不多,前者偏向于结构计算和设计,后者侧重于项
目管理。(刘禄宇)
由于培养方向不同,分流后两个系学习的课程肯定会有所不同,对于学结的同学,仍然按
原来教学计划的步骤进行,对于学管的同学,会适当减少结构专业的深层知识学习,当然
很多基本的专业知识还是要学习的,否则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在此同时会增加项目管理
,建筑经济,房地产经济等方面的课程,具体情况可以参考教学大纲。两个方向的课程设
置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这就要看你更喜欢汲取或者研究哪个方面的知识,比较而言,结
构方向的课程技术含量比较高,可以说更“理性”一点,对我来说,更枯燥一些,呵呵,
而管理方向的课程,多偏向于“感性”,虽然主要为经济方向,但并不像经管学院一样研
究得那么深入理性,而是更在乎实际应用,比如房地产估计甚至物业管理等。(杨扬)
就工科方面来讲,管理要比结构轻一些,但是由于管理和经济联系较紧密,所以需要更多
的经济、法律类知识,因此,所学课程的跨越性较大,涉及面更广。(盛雷)
2.结构和管理的就业前景。
答:管理专业较新,毕业后前景较好。但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像管理这
样的交叉专业,非土木工程出身的人也可以搞,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曲哲)
实话说,今年的就业形势普遍不好。(刘禄宇)
就目前我所知道的毕业后工作情况来看,相对于国内建筑业大量的需求,国内建设管理的
人才还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清华很多学结的同学在毕业后都会去房地产公司,所以说并不
一定现在的选择就会一定决定以后的发展方向。当然,大家也应该明白,如果你学的是管
理专业,在进入公司及以后发展中当然会占很大先机。不过目前看来学管的同学一般不会
进入设计院之类的单位。(杨扬)
3.推研的差异
答:相对来说,建管推研比例要小一些。(曲哲)
4.结构和管理两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科研成果及学校,学院对结管两系的重视程
度。
答:由于管理是新设的系,所以在一些方面还在建设之中,校、院在这方面都给予了很多
的支持。(盛雷)
据我所知,我校的建管专业刚刚走步,不论从师资还是从教学体系上讲都无法与结构专业
相比。(曲哲)
二.有关一些说法的回答
1. 结管分流的目的。
答: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为什么要分出个建管系来?他和经管有什么不同?
建设管理与经济管理有很大的不同,这来源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殊性,由于建设项目本身
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就要求管理人员既拥有管理人员,物资,材料等一系列资源的能力,
又拥有对建设本身的了解,这也是单独成立我们建设管理系的目的,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
懂施工技术的人能够管理好一个庞大的土建工程,更不用说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缩短工期了
,另一方面,在如今高竞争的市场经济下,只懂得技术而不懂得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技术
人员也很难创造出什么奇迹。有同学问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很明显,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
们懂技术,说的俗一点,那一张施工网络图给经管学院的博士看,他看得懂么?正如我前
面提到的一样,由于工程的复杂性,进入这一行业的技术门槛很高,而我们专业的培养方
向就是把大家培养成在技术基础上的管理人才,做到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杨扬)
结管分流的目的,首先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有出色的设计师,也需要出色的项目管
理者;其次,避免大土木的教学体系和大量的课程设置带来巨大的课业压力。(王继锋)
2. 据说学管理的对学分要求比学结构的低,是吗?为什么?
答:总体而言,管班的学分与结班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别。
个人认为,如果有少许差别也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各个系各个专业之间学分的差别是
很常见的。同时管班的同学更常选修经济、管理、法律类的选修课,因此学分并不会低。
(佚名)
在表面看来是的,但是实际上管理专业需要很多的经济和法律的知识,而这些中的很
多一
部分是需要去选修或是旁听的,选修和旁听的部分,是不列入教学计划的。也就是说
,学
管理需要自己决定自己需要哪些知识。(盛雷)
不是,管的学分要求与结的差不多,管的课程也很多,要求很严格。(刘禄宇)
3.解释一下“只有成绩差的人才转管”的看法。
答:我觉得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管班的平均成绩经常落后于结班,这在很大程度上正
是在分流时基础的差别造成的。但是管班同样有一批成绩很好的同学,其成绩与结班同学
相比毫不逊色。同时,我认为管班的课程与结班相比,更倾向于一种软科学,看起来似乎
很容易掌握,但是事实上其中的学问很大,入门容易,精通很难,有所心得有所创新更难
,其自由度很大,因此可能更吸引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但并不说明其要求和发展前景
就不如结班。(佚名)
其实说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管只是最初几届在分流的时候形成的一些不好的看法,只是某
些人依照自己的想法臆断出的结论,一直传下来,大家便以为是这样.形成这种说法,最初是
因为转管的同学一般是觉得自己不一定适应工科,或者自己的兴趣就在管理,于是大家以为
便是因为成绩上的原因。(赵衡)
不一定,有些人是在进大学之前就已经打算学管了。学结学管更多的是一种志向,而
不是一种简单的选择。(盛雷)
应该看到,也有成绩好的同学读管,成绩好坏不是选择的标准,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
(刘禄宇)
学管理并不比学结构轻松多少,只有成绩差的人才转管是片面的。学结还是学管应该根据
自己的爱好与志向做出选择,切忌盲从。(曲哲)
“只有成绩差的同学才学管”的看法是片面的,最直接的,可以看看现在管零和管一的成
绩就一目了然了。管班可能有些同学是为了减轻课业压力才学管的,但也不一定是成绩差
的。一句话,如果不努力,在哪里都是最差的。(王继锋)
3. 分流的标准是什么?
答:这个基本上是靠大家自愿,绝对不存在学分要求高低和成绩高低等问题,据我所知,
9字班有一名学管的同学在年级中排名前三,0字班和1字班学管的同学中也有不少成绩优异
的同学,所以大家应该完全放心。(杨扬)
5.学建管后,是不是结构的部分专业可以不学。
答:是的,一般结构类的课程,保留力学课程的第一部分,和一些最基础的设计课程,如
钢混、基础等,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比如建材、地质等等。(佚名)
是,比如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2)。(刘禄宇)
6.分流后寝室结构是否需要调整。
答:是的,一般同班的同学住在一起。(佚名)
分流后,寝室原则上是要分的,主要考虑了学习、交流、课程时间安排等因素。(王继锋)
7.清华的建管专业尚未有研究生毕业,本专业学生从清华毕业后,是否能得到业界认定。
目前建管这门比较边缘的学科,其人才来源可从其它不同专业获得,建管系学生优势究竟
在哪里。
答:事实上,建管专业已经有就业的研究生,其工作等都是相当好的。而且在十多年前也
曾经有建管专业,现在不少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比如华润北京置地的总经理,就是八十
年代建管专业的毕业生。
我觉得作为边缘学科,就像我上面说的,入门容易,精通难,有所心得有所创新更难,因
此建管系的学生如果能确实钻研,其专业水平与一般的半路出家者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
的。同时,建管方面有比较多的资格认证,比如说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等等,取得
这些资格也是自己的优势。(佚名)
8.结的本科生能否推管的研究生。
答:可以,但是同等条件下,建管的学生还是会得到优先考虑的。(佚名)
9.建管学不学CAD二次开发?
答:不学。
10.分流后,建管人数过少怎么办?
答:从这几年来看,人数较稳定,符合统计学规律。(刘禄宇)
结管分流之文摘篇
一. 专门给女生的话
赵瑛:有关二字班结管分流提出一点建议:
首先,我是学习建设管理的女生,关于这个专业的很多学术性问题以及专业性质,我
想我并不能够十分正确地阐述,那么,我就我个人的亲身感受来谈一谈女同学学管的一些
问题吧。
当然,学习一门课,选择一个专业,这些与性别没有太大关系,并不是说女生学管就
一定好或不好,但就我个人分析:现在与结构挂钩的企业、公司一般在同等条件下更加倾
向于选择男性,理由不外乎是女性在体力精力上不如男性;而做为女性,与建管挂钩的就
业途径包括房地产、银行的一些建筑预算与结算部门,这些业在用人时往往更加倾向于女
性。不过,这并不代表女性就不能够在结构方面有所作为,我在这里谈的是一个大的趋势
,只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女同学无论最终作出怎样的选择,都可以学得很好、做得很出
色。以上所说的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也不一定正确,只是希望可以为学妹们选择结、管提
供一些参考。
刘杨:对此次结管分离,很多政策上的问题,我想我们还是无法回答,主要谈谈对于个人
选择的看法吧。首先,对于女生应该学管的说法,我是不太认同的。我想在学校里学习的
专业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对于将来专业发展虽然比较重要,但是我想也不必考虑过多
。重要的是对这两个专业哪更有兴趣,或者说学起来会比较顺利,开心。那么这样才能比
较好的利用我们宝贵的大学时间,在保证精力够用的同时,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具
体说来,结的课程相对会重一些,比如要多结构力学(二)等。这里的重只是程度上,但
实际上看来管的课程也是很多的,只是减少了一些较难学习的力学,数学课。考虑到女生
可能较适合学管,应该是沿袭了女生学文的想法。不过还是应就个人不同情况而定,考虑
各方面的自身条件来决定。
其实,就我所知,学结的话出去工作可能较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本科毕业)。而如果考虑
推研后的情况,管理几个研究所还是非常热门的。不过大家应该考虑好本科毕业后是否推
研还是工作、出国,管的推研率较低。这些是现在也要考虑的。
二.个人选择时的一点想法
陆宁: 我个人感觉学管像是在学一门边缘学科,因为管理的东西并不好学,我个人感觉这
可能有天赋的关系,管的基础还是在于土木的技术,借助技术,熟悉你所在的领域,然后
利用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做好你这一方面的工作。有些人喜欢研究技术,有些人搞管理项目
。边缘学科的特点在于别人也可以学,就像管理方面,经管的肯定要比我们强,问题是他
们没有在我们领域技术上的支持,纯的管理其实是很难的。
我当时考虑的是以我自己的个性可能不适合搞管理方面,第二我个人认为技术相对来说比
较重要,管理阶层的确要比技术阶层好,但是,管理的东西是有些靠天赋,有些靠实践学
来的,技术的东西需要研究和苦学,基础特别重要。而且当你确实想去学管理的时候,你
自己就会在工作中去努力地学习,相对来说,这可能比技术要在实践中好学一些。
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每个学科都有对学生的要求,个人性格的不同肯定对学科的选择有着
决定作用,比较内向的同学相对来说可能更适合技术方面一些,比较外向的同学可能学习
管理方面在今后的运用中更适合自己一些。
杨扬: 在判断应该何去何从这一个问题上,我觉得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人而
异,依照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目标进行选择,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跟形势,一下仅是
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觉得当时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
1 我这个人生性好动,喜欢和别人交流,朋友也比较多,相对于技术来说,自己对经济更
感兴趣一些,考虑到以后的发展,我是不喜欢或者说不能忍受趴在试验台前搞研究或者在
电脑前画图纸的,我更喜欢去与人交流,或者做一些项目。
2 三年甚至6年(读研)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如果一直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是一件很痛苦
的事情,所以大家应该小心选择。
其他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这次选择会影响大家三年六年甚至一生的生活,所以请大家仔细斟酌。
2 土木工程系是清华里的传统强系,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和良好的国内外声誉,师资力量
强大,教学设备完善,在业界内享誉盛名,相比较而言,建设管理系两年前才建立,由于
客观因素,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都不能和土木系相比,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建
管系的老师还都是很牛的,在国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这一点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
。
王继锋: 在最初面临结管分流的时候,自己也是懵懵懂懂,对结和管的认识也很肤浅,之
所以做出决定,除了广泛听取师兄看法,征询辅导员、家长意见外,还主要考虑了以下两
点:
1、 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基础所在。我个人比较喜欢理工科的计算、设计等知识,而对于
经济、管理等知识在此前接触较少,也缺乏坚实的基础。
2、 个人性格的原因。我比较喜欢清静一些的环境,喜欢自立的做事,比较推崇稳定、
平和。
佚名: 其实当初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土木工程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到了之后可以
选择到建设管理系,经过一年的学习这点也没有改变,因此我可以算是最坚定的读管班的
人之一了。我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考虑,首先是兴趣,我个人不很喜欢以计算、设
计为主的课程和工作,觉得比较枯燥,而一项对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比较感兴趣。
其次
是对专业前景的信心,建设管理是一个边缘学科,边缘学科的特点是门槛比较低,似乎很
多人都可以进入,但事实上能够将各方面融会贯通,真正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心得的人现在
还很少,如果能够潜心研究的话,将大有前途。同时作为边缘学科,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空
白点,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再者是个人的特长,因为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在管理、沟
通等方面都更有心得,这对专业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例如在参与结构大赛组织后,我就
结合相关课程写了《项目管理方法在结构大赛中应用》的论文,拿到了很高的分数。
总之,我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结构工程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而建设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学
科,只要全心投入,两者都是很有前景的,同时两者的前途也是难分伯仲的。因此在选择
的时候,一定要以兴趣为首,同时考虑自己的特长,而不要太多地受到成绩等因素的影响
。
赵衡: 我学的是结构.其实在选择结或者管的时候,不一定都有很明确的原因,有很多的人只
是感觉应该去学什么,没有很坚决的理由.对于我来讲,一方面是自己对管理暂时还没有太大
的兴趣,同时也想学一门工科,掌握一门实在的技术,今后踏入社会更加踏实一些.另一方面
,自己的性格也比较保守,对一些新的东西不是能很快的接受,喜欢沿着老路走.所以选择了
结构.
土木系生会
--
※ 修改:·aristonyuan 於 Mar 13 12:59:57 2004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48
.123]
※ 修改:·aristonyuan 於 Mar 13 13:00:20 2004 修改本文·[FROM: 219.224.148
.123]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http://smth.org·[FROM: 219.224.148.*]
--
※ 修改:·ryan 于 Apr 23 02:54:05 修改本文·[FROM: 59.66.144.76]
※ 修改:·ryan 于 Apr 23 02:55:50 修改本文·[FROM: 59.66.144.76]
※ 修改:·ryan 于 Apr 23 02:56:32 修改本文·[FROM: 59.66.144.76]
※ 修改:·ryan 于 Apr 23 02:59:46 修改本文·[FROM: 59.66.144.76]
※ 来源:·BBS 听涛站 tingtao.net·[FROM: 166.111.44.17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