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eu (舞裙歌板), 信区: civil_express
标 题: 第二个问题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7月24日20:08:3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第二个问题,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葛主任认为主要有
两个。其一是建筑业技术进步非常落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其二是市场短期行为非常
突出,秩序混乱。
前者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一线工人的文化素质低、专业训练欠缺。对此笔者深
有同感,建筑工人几乎成了"民工"的代名词,而笔者在认识实习的时候,也曾经听过一
位母亲谆谆教导她的孩子:"你要是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只能像这些人一样!"在笔者
的家乡,建筑业已经蜕变为来自外地的文盲、半文盲从事的职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
业时间不长,没有经过相应的职业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他
们的劳动成果,的确不敢让人恭维。第二个层次,人才聚集程度低。对此笔者也有切身
的体会,建筑工程虽然是与老百姓性命相关的大事,但是建筑业的技术人员,很多只是
中专生,甚至还达不到这个教育水平。笔者从不否认这些从业技术人员的好学和敬业,
但是当笔者看到一个技术人员被一个简单的弧长计算问题困住的时候,不能不感到一丝
担心。笔者的实习单位,一个国内数得上的大建筑企业,经常承接一些有技术难度的大
工程,号称要走向设计施工一体化,也只是拥有为数并不太多的一般院校本科生,来自
清华、同济等土建一流院校的高才生凤毛麟角,更不用说研究生了。笔者就此询问他们
的人事处长,为什么不考虑引进更高层次的人才,回答是,作为施工企业,他们不需要
,本科生就足够了。考察一下清华、同济等土建一流院校的毕业生的去向,我们就明白
其实不是国家没有塑造人才高峰,而是这个人才的高峰没有被建筑企业所吸纳,这是人
才的悲哀,也是建筑业的悲哀。
后者,在葛主任看来,也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投资主体不是市场意义上的投资主体。
这主要是针对为数非常客观的政府采购建筑工程而言的。国有投资的真正主体是国家,
但它的操作主体是政府官员,这就存在一个代理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经济
转轨时期,法制还没有健全,监督还没有到位,政府官员、建筑业承包商相互勾结的寻
租行为就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好营生。而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体制惯性和建筑业本身
的特点决定了在当前来说,这种寻租空间是非常大的。其二是开发商的行为不规范。葛
主任认为,有一些开发商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丝毫没有商业信誉和责任感。那么
他们为什么敢于这样做?这里除了建筑业产品的质量评介往往滞后于商业行为这个原因
之外,大的商业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住宅建设至今仍然是一种"以量为主"的产业,切
莫以为住宅建设也告别了"短缺经济",正因为这样,开发商才用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的空间。除了以上两个层次之外,笔者以为,还有第三个层次,就是政府监管不力和社
会监督的缺失。虽然市场经济要求"小政府、大市场",但是对于建筑市场秩序、建筑工
程质量、建筑工程安全等等,应当有所调控,或者由行业协会、独立第三方等社会机构
来参与这种监管,但是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As the old saying goes,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 is a way.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