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acherZhang (tz★十年练艺今期满), 信区: civil_express
标  题: 杨柳笑春风 17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6月08日00:45:5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交了一大堆课程总结后,就迎来了考试周。中学里经历
过多次摸底考试,那是一天内有好几门,而大学里的考试周
则要轻松得多,好几天才考一科。后来大家都意识到了,这
间隔的几天复习时间对于考试有多么重要。

    在这段整天没有课的日子里,我突然发现开始想家了。
很奇怪,这种思念情绪以前没有过,而这次却是那么的真实,
那么的强烈。我高中时也曾住校,但可以每周回家一次。现
在毕竟在陌生的环境里独立生活了半年,忙碌的日子一旦清
闲下来,感情便不知不觉地在心头蔓延。

    在自习教室里看着书和笔记,有时思绪就溜出窗外去。
我恨不得立刻回到家里,见到爸爸妈妈,首先要讲讲这半年
在清华的感受,还要告诉他们我不仅能够适应这里的环境,
而且还适应得很不错,让他们放心。

    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弟弟。爸爸是“老三届”的高中
毕业生,大串联时去过天安门,在百万红卫兵的队伍中受过
毛主席的接见。在上山下乡的年代里,我们那个偏僻的地方
仍然还有更偏僻的地方可以去。直到文革结束,爸爸才参加
高考,在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了四年的本科,然后又分配
回家乡工作。

    爸爸的经历很不容易,妈妈的经历就更艰难了。妈妈初
中没有上完,就在大队里担任出纳记工分。在父亲上大学的
年代里她在苗圃栽苗,回到家中又背着我弟弟,牵着我在园
子里种菜。随着爸爸大学毕业转到城里后,她又干过各种各
样的临时工作。在我的记忆中,她曾经当过会计、商店售货
员,商店关门后曾经在饭店后厨做过杂活,后来又当了相当
长时间的清洁工。再后来她所在的单位终于解散了,那时还
没有“下岗”这个词,反正她是终于没有工作了。再后来妈
妈又去学裁缝,做个体户,可是毕竟年岁大了,比不过年轻
人,大概过了一两年的时间,又不幸得了青光眼,不得不去
做手术,从此放弃了裁缝。

    令人佩服的是妈妈的毅力。妈妈早在八五年左右就开始
参加成人自考。这种考试大约有二十几门课程,每年可以考
五六门,通过一门就结业一门。不通过可以重考,最终通过
全部科目时就可以拿到大专毕业证。那么多年里,在我们写
作业的时候通常她也在认真地看书背东西,而且她还要上班
还要做家务。最早和妈妈一起报名的大约有一二百人,几年
后,留下的人越来越少了,据说最终得到这一毕业证书的只
有妈妈一个人,而她过去连初中没有读完。我们为妈妈自豪。

    说真的,以前对于父母,并不是很在意他们的存在,甚
至以为他们很小气,很约束人。但是到了外面,才意识到他
们对我的影响有多么巨大,我的身上有那么多他们的烙印。
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教导,我是不可能考到清华来的。父母
亲给予了我不依赖别人的独立性格,也影响了我要强的个性。
母亲潜移默化地给了我宽容待人的态度,父亲从小就教给我
很多基本的思维方法。我不断发现:他们虽然没有能力挣很
多的钱给我花,可是他们给予我的是远远比钱要宝贵的东西。

    在复习考试的间隙里,还使我回想起许多往事。比如一
贯对我们要求很严的父亲,我们曾一直忽略了他对我们的爱。
高三的时候同学互赠留言,我也曾写过一张纸,上面有自己
的许多“最……”,当时我写了自己最爱吃的菜是西红柿炒
鸡蛋。写完之后,这张纸就放在口袋里带回家了。那天母亲
不在家,中午父亲突然认真地做起了西红柿炒鸡蛋,这让我
觉得很意外。吃饭的时候,父亲诚恳地说:这是你爱吃的,
多吃点吧。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我这才意识到父亲也许是在
整理衣服时发现了那张纸片。虽然他做得远没有母亲做得好,
但是我依然很感动。一种涌动的热流温暖在心口,陪伴我吃
完了那顿饭。

    今天是6月8日,父亲的生日。屈指一算,今年他已经五
十四岁了。我长大了,他已经老下去了。这么一想,忍不住
眼睛就有些湿润了。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