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_expres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yu (蚊子@新有千千结), 信区: civil_express
标 题: 毕业总结模板2
发信站: 听涛站 (Wed Jun 21 23:09:12 2000), 转信
毕 业 总 结
再过几天我就要离开生活了五年的清华园,就要离开那些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了.回首这五
年来的大学生活,她将成为我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一九九四年,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北京清华大学进行学习.进入清华,几乎是每一个高中
生的梦想,面对着这一难得的机会,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
甫入清华园,给我留下的第一印像就是她的"大"字,从主楼到工字厅,从荒岛到荷塘,每一
处地方都让我感到那样的好奇.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当时刚刚建成的图书馆
.看到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样好的条件,让我对大学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然后我看到了制42这个班集体,还有将和我一起在这个集体里生活,学习五年的同学们,那
时大家都是兴奋和新奇的,又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很快大家就互相熟悉了起来..
紧接着,大学里紧张的学习就开始了.一开始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的原因我
想是因为我无法很快地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个角色的转换,对大学老师的教学思路和
方法不能适应.这样就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这时我们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给了我很大的
帮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告诉我该如何去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我的同学们也热
情地帮助我,把他们的学习窍门和经验告诉我.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我改变了自己,适应了清
华的学习环境.我要感谢我的这些老师和同学们,是他们帮助了我,使我认识到该如何进行
大学阶段的学习,称为一名合格的清华大学学生.
在刚刚离开高中校园,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我们都还只是孩子,很多事情要依赖父母,也
有许多幼稚的想法.,现在,五年过去了,再看看自己,发现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我了,大学
生活不仅让我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她还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如
何和别人相处.我们都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很多事情要学会自己解决;这是大学生活给我
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
大学五年,在思想上我也有很大收获.从刚入学时的浑浑噩噩,到现在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
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进清华时,从高考时的紧张情绪中一下子解放出来,却突然发
现自己没了目标.从小学到中学,老师一直告诉我们,我们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好学校.现
在我已经来到了清华,但是以后怎么办,却还没有人告诉我们.但通过几年的学习,我们看
到,我们祖国的科技水平还很落后,尤其在我所从事的专业上,更是远远被别人抛在了后面
.而国家正是希望培养我们这些人才来改变这一状况.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要求长大以后
要建设国家,现在我们看到,国家真的需要我们去做一些事情,在这里,为人民服务不再是
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要求.只有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
才会为身为清华人而自豪.
在大三学年,我担任了一学期班长的职务,这一段时期的工作队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
的提高.无论是组织班会还是举行集体活动,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也提高了我
的自信心.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更是尝遍了酸甜苦辣.这对于我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无裨益
.我努力地想去为同学们做一些事情,虽然由于经验的缺乏,能力的不足等等原因,有些事
情不能做的很好,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我仍以为它们都是我大学生活最值得珍惜的.
大学的学习生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周
围的许多同学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是其他
方面,他们都做的非常出色.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学习方法,处事原则以及
待人接物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从没有十全十美
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的人生上吸取优点,完善自己,才会取得人生的成功.
到了大五,面临继续深造,出国,就业,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了攻读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
械研究所的研究生,激光技术,包括光纤通讯,光信息传递是当今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
展方向,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自己的爱好
,我希望在这个领域开展自己的研究.
在毕业设计期间,根据老师的要求,我认真完成毕设的工作.并且开动脑筋,考虑怎样取得
更好的效果,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很快我就要结束清华五年的本科生活了.我感到我当年选择来清华没有错,她不仅仅把我
培养成了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更重要的是,她是我成为了一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
真诚的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再见了,清华,再见了,我的五年本科生活.
--
她开了婚姻介绍所,可是顾客只有我一个.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