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rmyman (无聊望见了犹豫), 信区: DC
标 题: 毕业随想之永远不能释怀的社会实践 (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Jul 4 17:06:02 200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ion 讨论区 】
【 原文由 xuebangshan 所发表 】
永远不能释怀的社会实践
我长这么大除了北京以外,只去过陕西。
那次社会实践去陕西也挺偶然的。李骥说他在青年文摘上看到过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回去
办学校的事情,好象现在情况不太好。后来觉得去那里看看也挺有意义的,于是大家就
分头查找相关的资料,好象一直是李骥负责联系的,我们都没怎么太管,最后李骥也号
称我们的带队队长。
这次社会实践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我记得那天我们赶下午五点的火车,但由于路被水冲了,直到凌晨一点我们才上火车。
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但我的兴奋很快被疲惫所取代,18个小时,真是熬过来的,尤其
是夜里不能睡觉,太痛苦了。火车到银川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我们为了省钱,
大家就在火车站外面睡了几个小时,我本来不想睡的,还一直走来走去,但后来也睡着
了。那里的凌晨还是很冷的,我们都蜷着身体,现在还有一张我们睡姿的照片,挺有意
思的。
那次社会实践让我真正认识了农村。在那种落后愚昧的地方,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那
里的干部好象都比较腐败,有思想的人想改变那里人们的观念太难了。那个大学生叫张
震,西安交大的,本来有很好的出路,但他觉得他的生命是他生长的土地给的,所以他
回去办学校,立志改变这里人们的精神。后来因为说错了话,得罪了县里的干部,结果
处处受束缚,不得不靠街高利贷来维持办学,结果是恶性循环,我们去的时候他正欠了
很多钱,家里的钱也没了,而且老婆也走了。现在听说有一个港商帮他还了钱,不知他
怎么样了,我们也一直没联系过。
我跟张震没什么联系,倒跟那里的一个临时老师联系了很久。我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很一
些老师去家访,回来的路上我和她开始聊了起来。我们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后来文
博和建华来了,我们就基本没再聊了。我当时真希望能再多聊聊,因为我觉得敞开心扉
地聊天的机会并不多,我很珍惜。后来我们很快就要回北京了,很想在走之前跟她再聊
聊,可没有机会了。
由于我当时刚刚失恋了,心里很空虚,也很郁闷。我好象在大学里一直都希望能找一个
很好的人来共同分享这如歌的黄金岁月,但又顾虑重重。由于我对她了解比较多,她也
很信任我,因此很纯洁地想跟她保持一份真挚的友谊。虽然我也考虑过我们可不可能,
但我知道她比我大好几岁,而且又有万水千山的阻隔,所以我放弃了这个念头,专心和
她做朋友。我们之间的通信也象那晚畅谈一样,好象能通过信中的字里行间看到彼此的
表情。
后来我们通了不长不短的一段时间的信,期间她换了两次工作,她总说自己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我一直安慰她,鼓励她。她还希望我寒假能再去那里,希望能再见面,我好
象婉言谢绝了。后来她在一封信中跟我要几张照片,我当时真是太傻了,我没有把最好
的照片给她。后来她就一直杳无音信,我才明白那是最后的纪念。圣诞的时候我给她寄
了张贺卡,她应当收到了,但没有给我回。我猜也许她周围的人以为她在谈恋爱,劝她
别傻了,她也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这样下去也不好。
纯洁真挚的情谊我永不忘怀。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44.4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