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doe (风娃娃◎weekly report就这么来了), 信区: DC
标  题: 迈好科学研究的第一步(4)(转寄) (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Oct  9 14:15:06 2003),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singhuaCent 讨论区 】
寄信人: lquuuu (薛小谔·晓风千点)
标  题: 迈好科学研究的第一步(4)(转寄)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Oct  9 12:24:53 2003)
来  源: 219.224.183.15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quuuu 的信箱 】
发信人: seb (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便奋力把花踩), 信区: DEM
标  题: 迈好科学研究的第一步(4)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May  8 15:21:51 2003), 转信

4写作与演讲
    两者都充满艺术。宗旨是要为读者和听众负责。现在,出版业发达(加之有电子
通讯的革命性变化),好文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演讲是宣传自己研究成果的主要渠
道,对自己的发展有极长远的影响,是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的。
    想想看我们是怎么读文章的,先看标题是否与自己的兴趣有关,如是,则看看摘
要有何新结果。如对新结果有兴趣,再看看引言或找出有关的新结果。多数人也就到
此为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再去看看或认真研讨新结果的证明。由此看出,我们所面
对的对象的多少是以标题、摘要、引言、证明为序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把主要结
果尽可能写在前面的道理,也说明哪些部分需多加推敲。这样做,可节省读者大量的
精力。
    写好文章,对个人的事业极为重要。如果一位读者读了你的一篇好文章,下回再
见到你的文章也会想再看看,如果人家读了你的一两篇文章均留下不好的印象,怎么
可能再去读你的新作呢?假如你的作品没人看,那么未来如何发展?因此,我对待自己
的作品,没有一篇文章的修改少于三遍,总是慎之又慎。记得有位伟人曾说过:“一
个人交给社会的作品,如果不是最好的,便是一种犯罪行为。”我虽然没能达到这一
高度,但从未忘却这一警句。
    作品反映人格。从作品中可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功底的深浅以致于性格特征
。平时毛躁的人,文章中常有小错。一个思维广阔的人,他的作品常有较大的跨度。
一个功底深厚的人,作品中常有深厚的技巧。有思想深度的人,往往三两句话击中要
害。阅读优秀的作品,是一种享受。每一个诚实的人,都会充分肯定前人或别人的成
绩和贡献,可惜,弄虚作假、盗用别人成果的事比比皆是,我曾经遇到过4、5次这种
情况,搞得我非常恼火。自然,我不便于写下这些具体的细节。但无论如何,我们必
须尽力避免这种错误,更不能盗用别人的成果,不能做这种人!另一方面,也要学会
保护自己。通常的作法是:论文被杂志接受之后,再作交流,或者在本行业中,一次
发出几十份,让大家都知道这是你完成的。
    讲课要看对象。要留心积累经验,逐步掌握讲课的艺术。演讲是类似的,只是更
加浓缩。对象可分为20%一般性,60%中等的,20%专门一些的。倘若如此,演讲内容
也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听众的需要,这是指大报告,讨论班专家的比重大得多。论文报
告与上述相似,只是侧重于少数结果的介绍。总之,需要严密的组织和精心的安排。

    我还是第一次写下这样稍许系统的材料,希望你能够用心去体会并切实加以实践
,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才能多少领悟到做学问的真谛。

--
这就是你,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检验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从雪到雪,我在北
京的轰然泥泞的/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
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那些放逐、牺牲、见证,那些/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逢的灵魂/那些
死亡中的闪耀,和我的
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在风中燃烧的枫叶/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
能/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6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0毫秒